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4日電(謝藝觀)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今日公布,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諸多指標表現亮眼:進出口增長加速,就業完成全年目標80%,物價溫和上漲,升級類消費較快增長,企業利潤增長較快。 進出口增長加快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下,7月份中國外貿依然逆勢大幅增長。數據顯示,7月份,進出口總額26028億元,同比增長12.5%,增速比上月加快8.2個百分點。 其中,出口13899億元,增長6.0%,比上月加快3.0個百分點;進口12129億元,增長20.9%,比上月加快14.9個百分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進出口增長較快,一方面是因為國際經濟持續復蘇,外部需求改善,合作伙伴需求比較旺盛;另一方面是中國主動擴大進口。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世界經濟確實出現了一些分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態勢比較明顯,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是,整體上看,世界工業生產目前表現比較穩定,就業持續改善,總體復蘇態勢仍在持續。所以,從這些方面看,出口保持比較快的增長也是有基礎的。 資料圖:近年來,青海省通過暢通工作銜接、做實就業創業服務、擴大就業崗位開發、落實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確保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孫睿攝 就業完成全年目標80% 人社部統計顯示,1-7月份,城鎮新增就業880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80%。 調查失業率總體穩定。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月持平。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比上年同月上升0.1個百分點。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第三產業、高新技術、新業態的發展為就業開辟了更多渠道。與第一、二產業相比,第三產業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就業彈性系數更高。 劉愛華指出,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1%,比上個月有小幅回升,主要受就業季的影響,7月份畢業大學生集中進入就業市場。但可以看到,全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59歲人口的調查失業率繼續保持在4.4%的低位,說明就業形勢比較穩定。 物價溫和上漲 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1%,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 盡管物價漲幅時隔三月重回“2時代”,但處于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調控目標之內。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目前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給物價保持溫和運行創造了有利條件。從目前情況來看,接下來大部分消費品價格應該不會有劇烈地上漲。 劉愛華表示,從政策環境來看,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也不支持物價出現大幅上漲的態勢。所以,總體上來看,下階段物價還是能夠保持溫和上漲態勢。 升級類消費較快增長 雖然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是,升級類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 1-7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化妝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3.3%和10.4%,增速分別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4.0和1.1個百分點。新消費發展較快。1-7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47863億元,同比增長29.3%。 劉愛華介紹,從中長期看,消費市場的擴容、消費結構的升級的態勢是沒有改變的,消費平穩增長是有支撐條件和基礎的。 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企業利潤增長較快 企業利潤是觀察經濟是否運行在合理區間的一個重要指標。 數據顯示,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2.6%;其中,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3.5%和34.5%。 此外,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3882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5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制企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1.5%和21.0%。 “企業利潤增長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態勢,中小企業增速相對平穩,大型企業像國有企業利潤增速較快,主要受融資環境向好影響,政策方面也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徐洪才說。(完) |
相關閱讀:
- [ 08-13]改革強勁發力 釋放創新活力——聚焦中國經濟新亮點
- [ 08-13]【中國經濟半年報】經濟發展繼續穩中向好 各項民生指標實打實提升
- [ 08-12]習近平引領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 [ 08-09]記者觀察:2018中國經濟半年報的6個細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