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五”紀念日:南京升國旗撞和平鐘悼念被日軍屠戮同胞 中新網南京8月15日電 (記者 申冉 通訊員 潘琳娜) 15日,是第73個日本無條件宣布投降紀念日。當天,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下文簡稱江東門紀念館)主辦的“升國旗撞響和平大鐘”儀式化參觀活動在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這也是該紀念館首次在“八一五”當天舉行這樣的愛國儀式,悼念在日軍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同胞。 15日上午8點,悠揚的國歌聲全場響起,國旗在晴朗的藍天白云下緩緩升起,在場民眾手捧白色菊花為戰爭中死去的人們垂首默哀。 據了解,當天,有來自美國、泰國、摩洛哥等國的數十位國際留學生代表、紀念館“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代表、近40位網友、以及屬地部隊官兵等來到現場。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訪華團也連續第22次參加此次集會活動。 “今天是我22歲生日,來紀念館對自己的靈魂進行深刻洗滌。”來自安徽宣城的大學生吳全奇從紀念館微信公眾號得知此次活動后,第一時間填寫報名信息,并把文章鏈接分享至朋友圈,號召更多的朋友參加集會活動。 他告訴記者:“在生日這天來紀念館參加升旗儀式、撞響和平大鐘,對我有很重要的意義。每次參觀紀念館,內心都非常震撼,作為當代大學生,我不能忘記歷史,還要把它將給更多人聽。” 從蘇州趕來的泰國留學生劉月是第一次來南京,也是她第一次認真地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她用不太標準的中文說:“戰爭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令人痛心。每個人都必須為世界和平做努力,沒有人是旁觀者。” 許多家長也帶著孩子來參加集會活動。葉露露是一位中學歷史教師,她的女兒萬千語今年6歲。葉露露說:“前不久,女兒參觀紀念館后寫了一段感言:‘我看到一個媽媽抱著被日軍殺死的孩子,媽媽對著天大哭,我好難過……’今天,再次帶女兒來紀念館,想讓她更加深入了解這段歷史。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這段歷史,不能因為歷史沉重,就刻意回避孩子。” 南京市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附屬小學的近40位四年級學生參加集會活動,一位孩子的家長朱玲說:“之前帶幾個孩子來參觀,在臨時展廳看到如今幸存者們幸福的照片,我們很感動。讓孩子們從小參加這樣具有儀式化的教育活動,獲得深刻的參觀體驗,這段歷史一定會深深扎根在他們心中。” 參加當天活動的日本友人山內小夜子告訴記者,1937年,她的祖父參與進攻南京的戰役,現在,她長期致力于日本侵華歷史真相的傳播,并將兩任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告上法庭。 “回避、扭曲這段歷史,就仿佛背著棉花過河的人,只會越背越重,深陷河中,無法渡過。對日本普通民眾而言,對歷史不關心,就是對祖輩不關心,也就是對自己不關心。日本民眾必須喚醒正確的歷史觀,才能渡過歷史河流。”山內小夜子說。 江東門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近年來,紀念館已經開展多場面向公眾的儀式化教育活動,“儀式感既是參與者個體感受,更是一種‘集體感受’,公眾在儀式參與過程中,才會有體驗感,從而進行情感轉化。這樣的愛國儀式紀念館準備今后持續舉行,并接受團體報名預約參與。”(完) |
相關閱讀:
- [ 06-08]“共同見證:1937南京記憶”史實展在布拉格開幕
- [ 05-17]日本電視臺播放反省南京大屠殺紀錄片續集 當地民眾:“歷史真相不容歪曲”
- [ 02-08]村上春樹新作反思南京大屠殺 中譯本首印70萬冊
- [ 12-15]日本小學教師呼吁日本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道歉
- [ 12-14]美國紐約華僑華人舉行活動紀念南京大屠殺80周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