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子找對了,綠水青山就可以變成金山銀山 正值旅游旺季,“彩云之南”用她獨特的美景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滇池邊的海埂公園,馬拉松愛好者饒利群說,幾年前在這里跑步,還有不太好聞的水葫蘆氣味。這幾年每一次來海埂訓練都能發現可喜的變化。 滇池流域是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之一,也是云南省的經濟重地。然而,長期以來,滇池水質處在劣五類水平,“高原明珠”黯然失色。 近幾年,昆明進一步轉變滇池污染治理理念,堅持“以水定城”,投入數百億元開展系統治理——截污納管、疏浚河道、整治農村面源污染、生態引水等措施共同發力。如今,滇池外海和草海水質終于實現了提升。“相信滇池的水會越來越干凈,以后會有更多的市民來這里跑步。”饒利群說。 改變正在悄然發生。 “近兩年來,長江委一直在給長江進行‘體檢’。”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規劃計劃局局長馬水山說,體檢過程中發現了“濫采、亂占、亂排”幾種病癥。可喜的是,這些情況正逐步得到控制。 今年上半年,長江水質同比繼續好轉,一批新的砂石集并中心初步建成,環保防護措施一應俱全。沿江一個個碼頭已被綠樹繁花取代,成了人們納涼休憩、休閑運動的好去處。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在成為沿江省市發展的共同遵循。 “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 事實證明,只要找對路子,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完全可以相得益彰。 在重慶璧山區,記者看到,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一個個城市公園滿目蒼翠,璧南河水清岸綠。 “以前的璧山不是這個樣子。”重慶市璧山區水務局局長唐應容說,前些年,璧南河里的水又臭又黑,洗手都怕長瘡,河邊的房子把窗戶關了都能聞得到臭味。這些年,璧山痛下決心,關閉、搬遷了741家污染企業,包括一些納稅大戶;城市公園由1個增加到30多個;公共綠地面積由12萬平方米增加到1900萬平方米。 “增加綠地面積,改善生態環境,雖然有投入,但是要學會算總賬。”璧山區委書記吳道藩說,“我們絕不賣毛地,要先把綠化做好了再賣地。環境好了,地方財政狀況也改善了。2017年,璧山區的財政收入達130億元,是2009年的10倍以上。而且,我們的招商工作也更好做了。”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受益的最終還是老百姓。 “我們村里定了一條規矩:不準在山上砍一棵樹。我們見縫插綠,栽了大片的茶樹、楊梅樹,讓村里四季有花、四季有景、四季有客。”在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楊亭村,村黨總支書記楊凱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楊亭村不僅生態更好了,經濟效益也有了;每年吸引近10萬游客到村里游玩,“我們真正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甜頭。” 浙江省麗水市曾是省內“后發地區”。多年來,堅持綠色發展,不僅讓麗水保持了生態美,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不斷增強。去年麗水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8072元,同比增長9.8%,增速連續9年領跑浙江。麗水多個縣鎮村出現了人口流向拐點:松陽縣2017年常住人口比2015年多了5000多人,云和縣石塘鎮長汀村人口留村率從不足20%提高至70%。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沒有讓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止步不前。近期公布的我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成績單”顯示,長江經濟帶11省市中有10個省市GDP增速“跑贏”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貴州、云南、江西分別以10%、9.2%、9%的高增速領跑全國。 |
相關閱讀:
- [ 08-15]震撼!《長江一分鐘》帶你領略大江奔流
- [ 08-14]【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浙江:互聯互通 共舞長江經濟帶
- [ 08-14]湖湘人文化長江曲高唱(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
- [ 08-14]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爭上游
- [ 08-14]長江學者書畫展在廈展出 由教育部組織廈大舉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