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講述到,在移民搬遷之初,閩寧鎮主要圍繞解決溫飽問題,以傳統種養業為主的小農生產,基本保障貧困群眾的吃飯問題。截至2017年底,閩寧鎮注冊各類農產品商標48個,培育寧夏著名商標2個、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特色產業發展向品牌化、高端化邁進。
立足優勢壯大產業發展 從源頭擺脫貧困 易地搬遷扶貧的路子之所以行得通,就是移民區有發展生產的有利條件和比較優勢,能夠把產業發展起來,讓貧困群眾得到實惠。 工作人員講述到,在移民搬遷之初,閩寧鎮主要圍繞解決溫飽問題,以傳統種養業為主的小農生產,基本保障貧困群眾的吃飯問題。 1997年習近平同志親自為村莊命名“閩寧村”,并預言“閩寧村現在是個干沙灘,將來會是一個金沙灘。” 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大規模地興修水利、整理土地、引黃入灘,結束了貧困群眾靠天吃飯的歷史,特別是在福建省的支持下,福建農林大學指導幫助閩寧鎮搭建溫棚、傳授技術,培育發展起了全鎮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產業——菌草產業,走上了依靠特色產業增收致富的新路。 記者了解到,這些年來,區市縣鎮四級把培育發展特色產業作為閩寧鎮建設發展的重中之重,立足閩寧鎮的自然條件、區位優勢,改變過去政府主導產業發展的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引資、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產業發展新機制,構建“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光伏產業、旅游產業、勞務產業”五大主導產業格局,為移民群眾致富奔小康創造源頭活水。 截至2017年底,閩寧鎮注冊各類農產品商標48個,培育寧夏著名商標2個、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特色產業發展向品牌化、高端化邁進。 目前全鎮產業總值達到5.7億元,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優勢和聚集效應,有力地支撐了農民增收。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