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吳雨、郁瓊源)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改革舉措破除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障礙,激發經濟活力和動力。 “民營企業的信心和預期與未來消費和投資增長聯系緊密。在今年經濟形勢穩中有變的背景下,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對于穩投資、穩就業、穩預期顯得至關重要。”全國政協常委、財稅專家張連起說。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體穩中向好,面對當前新形勢新變化,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針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精準施策、預調微調,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部分民間資本投資相對謹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部分民間資本遭遇“彈簧門”面臨被擠出,有的未獲得預期回報,影響了民間資本投資信心。 會議要求,下更大力氣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門檻。聚焦補短板、擴內需、穩就業,在環保、交通能源、社會事業等方面,向民間資本集中推介一大批商業潛力大、投資回報機制明確的項目,積極支持民間資本控股。 董希淼認為,要擴大民間投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要靠下大力氣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消除對民間資本的門檻,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更為良好的營商環境。 此次會議提出,取消和減少阻礙民間投資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的附加條件,幫助解決土地、資金、人才等方面的難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張連起認為,當下,迫切需要給民營企業降成本增效益,在減稅降費方面要持續發力。“減稅降費具有重要的指標意義,今年深化增值稅改革已邁出重要一步,接下來要盡快做好留底退稅、加計扣除等政策落地,在增值稅方面還有進一步改革的空間。” 此次會議指出,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措施,尤其是營改增等減稅措施要抓緊到位。 “只有暢通資金傳導機制,才有助降低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本,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 會議提出,暢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傳導機制,采取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方式,緩解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多措并舉降低企業成本。 曾剛表示,引導金融機構投資民營企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不斷改善企業融資環境,適度降低金融機構的投資風險,產生正向循環后,才會讓金融機構主動將資金投向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 |
相關閱讀:
- [ 08-16]中國密集出臺擴大開放措施 外企紛紛加大對華投資
- [ 08-14]8月份重大投資項目協調會召開
- [ 08-13]男子陷虛假“期貨投資”被騙230萬 警方跨省搗毀詐騙團伙
- [ 08-10]孟加拉國政府歡迎中國加大對孟投資
- [ 08-08]調查顯示關稅擔憂令美國企業重新評估投資計劃
- [ 08-06]下半年經濟該怎么干:穩投資 找準三大方向發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