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9日電(李夏君) 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8日,前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在瑞士因病去世,享年80歲。安南自1997年至2006年間擔任聯合國秘書長10年,任內曾7次訪華。安南去世后,聯合國現任秘書長古特雷斯、俄羅斯總統普京、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等多位國際政要表示哀悼,稱安南為“偉大的領導者”。 首位黑人聯合國秘書長 “科菲安南基金會”在聲明中稱,在得病不長時間后,安南8月18日在家人陪伴下于瑞士去世。安南的家屬也發文證實這一消息,并請求外界在哀悼期間不要打擾他們,晚些時候將通報葬禮地點及告別儀式時間。 安南1938年4月8日生于加納,于1962年進入聯合國系統工作,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的行政和預算干事。他于1997年1月1日就任第七任聯合國秘書長,2001年當選連任,2002年開始第二個任期,2006年12月31日卸任。 根據聯合國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安南是出身聯合國工作人員行列而當選的第一位秘書長,同樣也是首位黑人聯合國秘書長。 安南在任10年力推改革,在1997年就任秘書長后就發出“振興聯合國”的提議,以重塑聯合國作為最大國際組織的權威。任內,非洲戰亂、巴以沖突、阿富汗危機等都可見安南斡旋的身影。 任內為《千年宣言》奠定基礎 2000年4月,安南以“我們人民:二十一世紀聯合國的作用”為題,發表了“千年報告”,吁請會員國全心投入一項行動計劃,以消除貧窮和不平等現象、改善教育、減少艾滋病毒/艾滋病、保護環境和保護各國人民免受致命沖突與暴亂。 該報告后來成為2000年9月,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千年首腦會議上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通過的《千年宣言》的基礎。 安南在2001年4月發表了被他稱為“個人優先事項”的解決艾滋病毒/艾滋病流行病五點“行動呼吁”,并提議設立全球保健基金以幫助遭遇危機的發展中國家。 在生命的最后幾年,安南在瑞士工作過,并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主持安南基金會工作。 獲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 2001年10月12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聯合國與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共同分享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該委員會表示,這一決定是為了表彰安南為創建一個"更有組織與和平的世界"所作出的努力。 該委員會高度贊揚了安南自近五年前擔任秘書長以來為聯合國所注入的新活力、以及在消除貧困和與艾滋病和國際恐怖主義抗爭中所做出的貢獻,“在重振聯合國方面,沒有人比科菲安南做了更多的工作。安南……在短時間內為聯合國贏得了外部的聲望,并使聯合國內部士氣大振,這種情況在聯合國五十多年的歷史中,只在最初幾個好年頭里出現過而已。” 安南在獲獎感言中稱:“首先,我們必須謀求和平,因為它是人類大家庭每一位成員生活得有尊嚴、有安全感的前提條件。” 10年秘書長任內曾7次訪華 安南與中國淵源頗深,在聯合國秘書長任內曾于1997年5月、1998年3月、1999年11月、2001年1月、2002年10月、2004年10月、2006年5月七次訪華。2012年和2016年,安南分別獲得第三屆和第七屆孔子和平獎。 2015年4月,《安南演講集》、《安南回憶錄》中文版在中國發行,安南專程在北京出席首發式活動。 安南在北京坦言,以圖書出版的方式能從精神上更貼近中國和中國人民。 安南稱,對于年輕人尤其要說,不要為年輕時不知道做什么而焦慮,“我20歲出頭時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剛進入聯合國的時候以為就待個2、3年,結果一做做了40多年,直到做到聯合國秘書長。” 他鼓勵年輕人,“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等待著你們去勇敢開發,這個世界也會因為有你們而變得更好。” 多方哀悼:“他是偉大的領導者” 在得知安南逝世的消息后,國際社會及各國政要紛紛表達對安南的懷念和哀悼。加納宣布,全國舉行為期一周的哀悼,以向安南致敬。 現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在得知安南去世的消息后深感悲痛,“他永遠都是一位有力的領導者。在許多方面,科菲安南就代表聯合國。他以無比的尊嚴和決心帶領聯合國進入了新千年”。 聯大主席萊恰克也哀悼稱,安南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外交官之一,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富有遠見的多邊主義倡導者,“像許多人一樣,我認為科菲安南是一個榜樣和導師。” 俄羅斯總統普京向古特雷斯發去唁電,對安南的逝世深表哀悼,并緬懷他對實現聯合國的目標和建設維和能力所做的貢獻。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發文稱,聽到安南去世的消息非常難過,“作為偉大的領導者和聯合國的改革者,他為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的思念和哀悼與他的家人同在。” 美國駐聯合國特使黑莉稱:“安南為了團結我們彼此而不懈努力。”(完) |
相關閱讀:
- [ 08-19]安南去世,改革聯合國是最大遺產
- [ 08-19]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去世
- [ 08-18]安南去世:聯合國秘書長表示深感悲痛 加納將哀悼一周
- [ 08-18]安南支持改革聯合國安理會 對自己未完成改革失望
- [ 08-18]聯合國成立73年至今共九任秘書長 安南任職10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