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8月18日獲悉,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時期的舊日本海軍曾為研究毒氣在日本國內進行人體實驗。共同社已確認詳細記述涂抹使皮膚潰爛的“糜爛劑”等的多份資料收藏于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和國會圖書館。部分資料記載著以軍隊相關人員為對象,以及出現皮膚長水皰的受害情況。 據共同社8月18日報道,此次的資料證實了海軍進行的人體實驗。 日本中央大學名譽教授吉見義明(日本近現代史)等多位專家稱首次看到該資料,并指出實驗的背景可能是設想在日本國內與美軍進行毒氣戰。 報道稱,防衛研究所保管著多份海軍負責毒氣武器研發的技術研究所化學研究部(位于神奈川縣)及其改組后的相模海軍工廠化學實驗部(地點相同)的報告。內容是關于糜爛劑的芥子氣和路易氏氣解毒藥劑開發。 報道還稱,其中相模海軍工廠1944年匯總的“關于解毒劑的研究”的報告記述了利用人體確認開發的藥劑效果的實驗。例如在手腕上涂抹芥子氣后用藥劑洗去,或用藥劑清洗滲入芥子氣的軍裝布料后,將布料貼在人體皮膚上進行觀察。報告記載有的人生了大水皰,部分實驗以軍隊相關人員為對象。封面上標有“秘”、“處理方法·用完后燒毀需上報”。 報道指出,此外還發現國會圖書館保存著讓人吸入毒氣的實驗論文。在1941年以“有助于氣體檢測及防御”為目的進行的實驗中,讓人吸入稱作噴嚏劑或嘔吐劑的毒氣,調查感知所需的時間。 報道還指出,吸入實驗的對象至少有80名16至39歲人群,但身份不明。據稱這些人未出現健康受損。筆者是軍醫,曾隸屬于舞鶴海軍醫院(位于京都府)等,該論文被作為海軍省教育局的“秘密軍事教育圖書”。 論文中引用了其他海軍軍醫的以往研究,包括讓人吸入理論上無法忍受的濃度的毒氣等利用人體的“許多試驗”,從中可以看出反復進行了實驗。 另據共同社8月18日報道,研究人員發現的記錄以及相關人員的手記等記載著舊日本陸軍在侵華戰爭中多次使用毒氣、關東軍防疫給水部(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等。然而由于戰敗時很多資料被廢棄,實際情況至今不明,尤其是海軍的情況不甚清楚。 中央大學名譽教授吉見義明稱:“陸軍擔心遭到報復,在較早階段就決定停止對持有大量化學武器的美軍使用。海軍直到最終階段都曾設想可能在本土決戰中對美軍使用,因而進行了準備?!?/p> 據悉,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東京審判)中關于毒氣沒有嚴厲追究,未能成為弄清實際情況的舞臺。吉見分析當時的資料,指出這是因為主導審判的美國認為若對日方問罪,則會束縛自身使用毒氣。 |
相關閱讀:
- [ 05-21]科學家發現蚊蟲叮咬會引起人體不尋常的免疫反應
- [ 03-06]日本培養出人體臟器移植用豬 明年將提供用于研究
- [ 12-21]使用壽命更久 以色列用太空新材料置換人體關節
- [ 12-28]意大利人體器官捐獻創歷史新高 挽救數十萬人生命
- [ 02-22]人體羊膜細胞或可用于中風治療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