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青海祁連8月21日電(李雋) “就在近日,我在距這里七八公里的地方看見了5只黑頸鶴,這已經是今年第四次看見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黑河源頭流域生態建設保護工程管護站站長葉金俄日告訴記者,目前黑河源頭區域內生態環境逐漸好轉,猞猁、藏狐、黑頸鶴等野生動物時常可見。 黑河發源于祁連山青海側八一冰川,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河,被譽為“河西走廊的母親河”。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由于上世紀50至80年代過度放牧、濫伐灌叢、毀林采伐,導致黑河源頭鼠害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部分水源干涸,到2000年黑河源頭斷流時間達40天,斷流長度近50公里。黑河源頭流域動植物資源急劇下降。 2001年,中國對黑河源頭實施了生態應急治理工程,隨著對祁連山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大,青海省推行黑土灘沙化草地治理、人工造林工程、草原圍欄封育、河道治理、尾礦修復等項目。目前,黑河支流從50多條增至144條,黑河源頭濕地水源涵養量得到較好恢復。 據葉金俄日介紹,2006年10月建站時,黑河源頭流域的草原上隨處可見老鼠,每平方米有四五個鼠洞。“通過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資金和項目支持,生態惡化的現象開始好轉,我們每次巡查都能看到藏野驢、狍鹿、藏狐、獐子等野生動物,黃羊、巖羊等現在都是成群的。” 2014年12月,祁連黑河源國家濕地公園建立,并于2017年11月被納入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8年8月,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了野生動物監測工作,記錄到雪豹照片及視頻251條。 “今年在黑河源濕地公園內發現繁殖期黑頸鶴31只,還監測到白唇鹿、棕熊、藏狐、馬鹿、狼等20余種野生動物棲息活動情況,目前黑河源保護區內的陸棲動物已增至177種。”祁連縣環境保護和林業局副局長才仁瑪瑪說。 |
相關閱讀:
- [ 07-17]最美水鳥安家翔安 觀鳥協會首次記錄到紫水雞繁殖過程
- [ 07-16]翔安張埭橋水庫紫水雞繁殖5只幼鳥 為觀鳥協會首次記錄
- [ 06-20]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 市民到醫院看病卻被馬蜂蜇了一口
- [ 05-16]日本研究:大型恐龍或通過自己孵蛋繁殖后代
- [ 05-14]橫行霸道迅速繁殖 德國小龍蝦終于被正式擺上餐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