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8月20日電通訊:供應鏈并非“即插即用”,無法滿足美國貿易政策“幻想” 新華社記者 高攀 孫丁 “供應鏈并非‘即插即用’,它們不能輕易地重新配置來滿足美國貿易政策的‘幻想’。”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0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擬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的聽證會上,美國化學委員會國際貿易主管愛德華·布日特瓦對美國政府試圖通過加征關稅、強行將供應鏈搬回美國的做法潑了一盆冷水。 “制造業供應鏈并非憑空存在,而是跟隨市場力量變化,非常錯綜復雜,依賴于相互關聯的網絡和渠道將成品推向市場,因此容易受到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破壞性影響,”布日特瓦解釋說,“強迫企業重新配置供應鏈將威脅企業生存。” 代表美國化工制造企業出席聽證會的布日特瓦對美國政府7月份未聽取該協會建議深表失望。當時該協會建議將從中國進口的約22億美元化工和塑料產品排除在征稅清單之外。 他警告說,如果美國政府繼續推進對華加征關稅計劃,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約164億美元化工和塑料產品將面臨關稅上調,這對美國化工業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同時,中國對美國化工產品采取的反制措施也將令美國化工業失去中國市場。 “我們用最強烈的措辭重申,保護美國化工業和整個制造業利益的最好方式是將化工產品從貿易戰的最前線撤出。”布日特瓦說。 與布日特瓦一樣,來自美國半導體、自行車、服裝、箱包等多個行業的代表也強調,將生產線遷出中國非常困難,更不用說搬回美國,因為多年來中國已積累了豐富的制造業經驗,建立起了高效成熟的供應鏈網絡。 美國婚紗禮服行業協會會長斯蒂芬·朗說,中國在服裝生產領域的主導地位意味著美國幾乎不可避免要從中國進口服裝產品,特別是婚紗禮服已不能在美國生產,美國不僅缺乏面料供應,也缺乏各個層面的生產技能。 同時擔任服裝公司老板的朗指出,時尚產品的特點使得服裝進口商不可能在任何潛在關稅生效前囤積大量商品,這意味著如果對進口婚紗禮服加征25%的關稅,供應商、進口商和消費者將被迫分擔更高的成本,他則會將自己的服裝公司搬出美國。 美國服裝鞋襪業聯合會高級副會長斯蒂芬·拉馬爾也說,沒有任何國家像中國這樣擁有對各種各樣產品進行商業化生產的能力,美國市場銷售的頭飾80%都來自中國。 他指出,鑒于中國的市場主導地位,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頭飾加征25%的關稅意味著美國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頭飾也會漲價,而頭飾并非必需品,消費者勢必不愿承受更高價格,因此進口和銷售頭飾的美國企業將受到嚴重沖擊。他重申,該協會反對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旅行用品、頭飾用品等加征關稅。 一家美國旅行包生產商老板羅斯·畢曉普在聽證會后告訴新華社記者,他曾嘗試與一家越南工廠合作,但后來發現生產成本越來越高,最終還是決定繼續與中國供應商合作,因為中國供應商不僅制造工藝精湛,而且產品性價比最高。他指責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旅行包加征關稅是“玩弄政治游戲”,因為進口旅行包并不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當天的聽證會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召開的為期6天對華關稅政策系列聽證活動的第一場,全天有60多位行業協會和企業代表出席,分別闡述美國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各自的影響,同時表達將本企業或本行業產品排除在征稅清單之外的意愿。 來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等政府部門的官員在每組代表陳述證詞結束后統一進行提問。記者在現場觀察到,美國政府官員問的最多的是能否找到中國商品的替代進口來源,與會代表的回答比較簡潔一致:“很難”或“不行”。 “一輛自行車有200多個不同的零部件,轉移產地要花費很多年時間并投入大量資金,想要將生產轉移到美國更是難上加難。”美國自行車產品供應商協會主管鮑勃·馬紀維修斯告訴記者,制造業重視集群,對自行車行業來說,中國就是集群所在地,規模效應明顯,成本、效率、勞動力等優勢突出,美國自行車整車進口的約94%來自中國。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副會長喬納森·戴維斯表示,鑒于供應鏈的全球化,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品加征關稅也會影響擁有中國業務的美國半導體制造商。他指出,加征關稅將造成美國半導體制造商生產成本上升、向海外銷售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下降,出口減少,從而導致企業研發投資減少,最終將妨礙美國創新和增加就業。 美國最大商業游說組織美國商會日前在提交的書面證詞中也表示,對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將“顯著擴大”對美國消費者、工人、企業和經濟的傷害,“向美國貿易代表提交的反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書面意見和現場證詞的數量,充分說明了額外關稅將造成的傷害”。 “現在是與中國進行嚴肅磋商找到解決方案和阻止對美國人民生活造成進一步破壞的時候了。”美國商會如此總結道。 |
相關閱讀:
- [ 08-20]伊利諾伊州各界人士對美國政府發動貿易戰深表憂慮
- [ 08-18]美國專家:白宮應對中美貿易失衡需改弦更張
- [ 08-18]肯塔基州各界關切美國聯邦政府妥善處理貿易爭端問題
- [ 08-17]“一帶一路”投資貿易風險防范與應對論壇在榕舉行
- [ 08-17]中美貿易摩擦之下汽車業眾生相:美產整車受打擊最大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