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一段時間的形勢看,國內外市場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變化,物價運行利好和利空因素并存當前,我國物價溫和上漲態勢并未發生改變,維持低通脹的概率大,不必擔心通貨膨脹“卷土重來” 國家統計局不久前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1%。這是CPI連續3個月處于“1時代”后首次回到“2時代”,也是CPI環比在連續4個月下跌后首次迎來上漲。隨著CPI漲幅的抬升,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擔憂和恐慌情緒,甚至有人預言通貨膨脹會“卷土重來”。 實際上,CPI“破2”未改變物價溫和上漲走勢,對此不必過于焦慮。 7月份我國物價水平抬升,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從食品價格看,由于全國大范圍出現高溫炎熱和暴雨天氣,許多地區農產品生產和儲運都受到了較大影響,導致鮮菜、雞蛋、奶類、肉類食品價格明顯上漲。從非食品價格看,7月份正值假期旅游旺季,廣大群眾旅游出行需求增加,帶動了飛機票、旅游和賓館住宿價格明顯上漲。而且,受基數低及國內成品油價調整影響,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同比上漲22.2%。 應該看到的是,盡管食品和非食品價格上漲帶動了物價漲幅擴大,但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漲幅為1.9%,連續3個月持平。而且,一般來說,當CPI大于5%的漲幅時稱作嚴重通貨膨脹。當前,我國CPI同比漲幅剛剛突破“2%”關口,距離全年物價“3%左右”的調控目標還有不小的空間。而且,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CPI也持續在“1時代”和“2時代”徘徊,有升有降,但從未突破3%。因此,不能因為CPI同比漲幅突破2%,就料定會出現通貨膨脹。 事實上,從最近一段時間的形勢看,國內外市場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變化,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國際商品市場、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不確定性顯著增強,物價運行的利好和利空因素并存。 不少專家分析認為,目前國內生豬存欄處于低位,出欄量也有回落趨勢,預計豬肉價格會逐漸迎來上行周期,并帶動食品價格小幅上升。不過,由于豬肉價格主要受豬周期影響,豬肉價格對通脹的拖累會逐步減輕。今年夏糧減產主因在于收儲制度調整和天氣因素;國際糧價由于受極端天氣影響,產量預期下降,價格近期反彈。這兩個因素可能會影響國內糧食價格走勢。不過,夏糧占我國全年糧食產量的比重僅23%,并且糧食庫存較高,且國內粗糧產量占消費量比重接近90%,國際糧價的傳導比較微弱。此外,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抬高大豆價格,但由于貿易商提前備貨,國內大豆價格暫時還未大幅上漲。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鋼鐵、煤炭等行業的供給收縮,可能會繼續支撐生產資料價格。不過,隨著國際油價略有回落,輸入性通脹壓力將有所緩解。 由于助推物價上漲的不利因素和削減物價上漲壓力的有利因素相互交織,使得下半年物價運行局面變得相對復雜一些。但是,從宏觀層面看,我國經濟有望延續穩中向好態勢,金融環境總體穩定,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不斷增強,這些因素決定了總供需將保持基本平衡。從商品層面看,我國工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穩產豐產,生豬產能處在高位,大豆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有所擴大,工業消費品產能充裕,市場競爭程度高,服務業價格漲勢趨于平穩。從政策層面看,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有關部門將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而且,糧食、食用植物油等重要民生商品以及能源、金屬等基礎原材料的儲備調節制度不斷完善,完全有能力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因此,我國物價保持溫和上漲的態勢并未發生改變,維持低通脹的概率大,不必擔憂通貨膨脹“卷土重來”。 當前,面對物價形勢相對復雜的局面,仍應加強市場調節調控,根據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完善保供穩價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和改善調控方式,確保重點商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加強市場價格監測預警,密切跟蹤價格總水平、重要商品價格變化,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和潛在性問題,及時預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
相關閱讀:
- [ 08-02]下半年物價有望保持溫和區間運行——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回應消費熱點問題
- [ 07-17]下半年物價有望延續溫和態勢
- [ 07-11]中國物價運行穩:CPI連續三月低于百分之二
- [ 07-10]國家統計局:6月份物價保持溫和上漲態勢 價格走勢平穩
- [ 07-04]豬價回暖或帶動6月CPI小幅上行 全年物價有望溫和增長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