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為了實現這樣的中國夢,習主席于2013年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實現共贏共享發展,此為“一帶一路”倡議。”
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來自哈薩克斯坦的汽車排隊進入中方一側(8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虎虎 攝 大夢想 “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了新疆乃至中國更多地方的騰飛。而中國夢,同時聯通世界夢。 習主席在近日發表的署名文章里說,他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發展戰略,實現共同發展。 當前全球正面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展鴻溝拉大,中國則努力破解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和治理赤字,建設一個更加包容的21世紀。令人欣慰的是,“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支持。 短短五年時間,“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已然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國際社會最受歡迎的公共產品。 在喀什、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這樣的絲路支點城市,這個倡議帶來的改變十分明顯。而那些一時看不見、摸不著的改變,比如人的想法和觀念,影響同樣深遠。 羅亞成19歲的兒子就對記者說,“我對古絲路、新絲路,都是‘路轉粉’。在中國生活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這么精彩。”(新華社記者王敬中、繆曉娟、賀占軍)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