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8月26日電(記者 史衛燕) 在洞庭湖腹地的湖南省南縣,綠樹成蔭,荷花飄香,段德昌生平業績陳列館就坐落于縣城西頭的德昌公園博物館內。 段德昌,1904年8月出生于湖南南洲(今南縣)九都山九屋廠。1922年入長沙雅各中學讀書,參與組織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進行愛國學生運動。1924年和何長工一起在華容創辦新華中學,傳播進步思想。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他和進步青年發起組織“青滬慘案南縣雪恥會”,經常到縣城沿河碼頭和交通要道,查禁洋貨,嚴懲奸商。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9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后到廣州,先后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和中央政治講習班學習。1926年6月畢業后,到國民革命軍第8軍第1師政治部工作,參加北伐戰爭。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段德昌在南縣、華容、石首、公安等地進行革命活動。曾任中共公安縣委書記,領導該縣年關暴動。曾介紹國民黨軍湖南獨立第5師1團團長彭德懷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6月起段德昌任中共鄂西特委委員、鄂西游擊大隊中隊長、游擊總隊參謀長、獨立師師長,率部在監利、沔陽交界地區創建游擊根據地。1930年2月后,任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副軍長兼第1縱隊司令,第2軍團第6軍政治委員、軍長,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赤色警衛隊總隊長,參與創建及鞏固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1931年4月段德昌任紅3軍(紅2軍團改編)第9師師長,指揮部隊連戰連捷,取得三官殿、沙崗、普濟觀、郝穴、汪家橋、龍王集、文家墩、新溝嘴等戰斗的勝利。被湘鄂西蘇區軍民譽為“常勝將軍”。 是年秋,在國民黨軍大規模“圍剿”下,紅3軍被迫離開洪湖蘇區。他率9師擔負阻擊、斷后等艱巨任務,轉戰3500余公里,于12月下旬到達湘鄂邊。 1933年5月,段德昌壯烈犧牲,年僅29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為其親屬簽發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如今,段德昌生平業績陳列館占地8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1500多平方米。陳列館由“立志救國的南洲少年”“投身革命的青年才俊”“洪湖蘇區的杰出將領”“能征善戰的常勝將軍”“英名永存的時代楷模”等部分組成,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采用圖文說明、實物陳列、影視播放、雕塑場景展示等表現形式,集中展示了段德昌浴血奮戰、頑強斗爭的一生。每逢重要節日,當地各界人士、社會團體等自發齊集公園,向段德昌銅像和紀念碑鞠躬獻花,緬懷先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27日 06 版) |
相關閱讀:
- [ 08-24]陳原道:堅貞不屈的革命者(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08-18]32年守島民兵王繼才被江蘇省評為烈士
- [ 08-17]毛簡青:放棄舒適安逸獻身革命(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08-15]法律利劍出鞘 捍衛英雄烈士
- [ 08-01]將樂湯順榮一家三代人守護一座烈士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