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7日電 交通運輸部官網27日刊發評論文章《堵住“滴血”的漏洞》,文章針對“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表示,事前不做有效防范,事中不能積極干預,事后標榜高價補償,滴滴的安全底線在哪里!生命只有一次,豈是金錢可以贖買的?安全漏洞的背后是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機械僵化,根源上卻是企業負責人安全責任的嚴重缺位。 文章全文如下: 8月24日,浙江樂清女孩趙某乘坐滴滴順風車前往永嘉途中,慘遭司機奸殺。3個月前,在河南鄭州,一名空姐乘客遭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兩案如出一轍,同是滴滴,同是順風車,同是女乘客死于非命。我們震驚于兇手的殘忍,更無法容忍企業對生命安全和社會責任的漠視。 “8·24”案件發生時,正值滴滴承諾的順風車業務整改期。滴滴發布的“對于樂清順風車乘客遇害的道歉和聲明”承認,該公司前一天就收到過“8·24”案件中作案司機對另一名乘客欲行不軌的投訴,但沒有針對投訴進行調查處置。事發當天,遇害者的朋友在接到“救命”信息后多次向滴滴客服求助,滴滴方沒能及時采取有效干預和救援措施,甚至警方兩次向滴滴客服索要嫌疑人及車輛信息也遭到拒絕,致使救助行動延宕數小時之久。事發后,滴滴聲稱“未來平臺上發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將參照法律規定的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給予3倍的補償”。 事前不做有效防范,事中不能積極干預,事后標榜高價補償,滴滴的安全底線在哪里!生命只有一次,豈是金錢可以贖買的?安全漏洞的背后是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機械僵化,根源上卻是企業負責人安全責任的嚴重缺位。 任何事后的補償和追責都無法挽回已失去的生命。保護乘客生命安全,最關鍵的措施就是事前防范,需要企業的責任擔當,更需要政府的有效監管,這也是國務院保留出租汽車(包括網約車)“三項行政許可”的重要原因之一。企業開展順風車業務,對社會有積極的一面,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不盡安全管理的責任。尤其是個別企業,打政策擦邊球、鉆法律空檔,以順風車之名行非法營運之實,逃避甚至抵制政府依法監管;大量占用公共道路資源干著營利的買賣,卻試圖逃避承運人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如此漠視生命安全、藐視法律權威的行為,必須依法受到嚴懲,必須堅決嚴格糾正。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任何市場主體都要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在法治框架內運營,特別是涉及生命安全的運營行為,絕不能游離于法治之外。平臺企業不能仗著自己錢多,掌握的車輛、駕駛員、乘客信息流量多,就有恃無恐、任性而為。 滴滴事后稱“無法將乘客和車主任何一方的個人信息給到警方之外的人”,且不論這種借口能否說得通,即便這種理由能成立,這不也恰恰說明了政府掌握平臺運營數據、實施有效監管的重要性嗎?如果警方可第一時間從政府監管平臺拿到相關信息,救援行動是不是可以更快展開呢? 市場主體是多元化的,具備同樣服務能力的平臺企業不止一家,如果某家企業不服管又不自律,總拿乘客的生命當兒戲,社會公眾會用“腳”投票,政府也絕不會袖手旁觀。換句話說,如果不能為乘客生命安全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這樣的企業不要也罷。 回到“8·24”案件,除了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作為平臺企業的滴滴及其負責人,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有關方面應該認真研究,今后不能再模棱兩可。最要者,必須以此為戒,痛下決心,徹底糾正個別企業長期存在的組織非法運營的行為。如果不能有效約束企業漠視生命、罔顧法治的行為,這便是法律的恥辱。 |
相關閱讀:
- [08-27] 滴滴順風車27日起下線 對福州市民出行影響不大
- [08-27] 滴滴順風車27日起下線 對福州市民出行影響不大
- [08-27] 多部門對滴滴開展聯合約談 滴滴順風車下線
- [08-27] 從又一女子遇害,滴滴到底該如何整改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