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記者周瑋)由中國、英國、丹麥等國藝術家聯合打造的原創大型歌劇《馬可·波羅》,不久前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劇作展示了各民族渴望融合發展的強烈愿望,彰顯了維護絲綢之路暢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和深遠意義。這部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成立后推出的首部原創大戲,獲得觀眾和專家點贊。 2016年12月,《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出臺,提出加強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與合作機制化發展,推動成立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和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盟等五大專業聯盟。 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是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倡議發起的大型多邊性國際化演藝產業平臺。截至2018年5月,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涵蓋34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共有成員單位89家(含國外62家以及國內27家劇院、文化機構、知名演出團體)。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表示,聯盟的成立是“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人文交流領域的創新成果,是深化多邊文化產業合作機制的有益探索,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歷史進程中互惠共贏的鮮活范例。 2017年10月,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牽頭成立。該聯盟包括上海國際藝術節、匈牙利布達佩斯之春藝術節、以色列藝術節、捷克布拉格藝術節、羅馬尼亞錫比烏國際戲劇節、立陶宛維爾紐斯音樂節、中東歐戲劇節總監團、中東歐藝術節總監團、印度新德里之春藝術節等沿線35個國家的129個藝術節和機構。 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由中國美術館牽頭,于2018年6月在北京成立。該聯盟目前共有來自韓國、希臘、哈薩克斯坦、立陶宛、保加利亞、越南、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19個國家和地區的21個國家美術館和重點美術機構。 此外,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和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盟也先后成立。人們期待,這五大專業聯盟早日收獲并共享一批“一帶一路”文化發展成果,為實現“一帶一路”沿線民眾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打造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
相關閱讀:
- [ 07-26]約翰內斯堡大學孔子學院促進中南文化交流
- [ 02-27]中拉文化交流出現新熱潮
- [ 07-03]中保文化交流色彩紛呈
- [ 06-05]“敦煌與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圖片展在特拉維夫開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