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9日電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為非中關系帶來質的飛躍。”蘇丹駐華大使艾哈邁德·沙瓦爾在北京峰會召開前夕,就中蘇合作、中國改革開放、“一帶一路”倡議等話題,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如是說。 新華網:中蘇兩國友好關系由來已久,在基礎設施、制造業、文化和教育等領域的合作亮點紛呈,您如何評價中蘇關系和兩國的合作前景? 艾哈邁德:蘇中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歷久彌堅。近年來,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展。明年是蘇中建交60周年,兩國致力于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實現長遠發展。 2015年,兩國關系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雙方開展了多個項目合作,眾多項目也在商議中。無論是在國際論壇的討論中,還是雙邊會見的交流中,都可能產生雙方的合作項目。 新華網:中蘇兩國未來在哪些領域有望達成合作? 艾哈邁德:眾所周知,中國在蘇丹開展的最重要的項目是石油開采,這一項目非常成功,是與非洲國家和其他欠發達國家進行經濟合作的典范。 在礦產業方面,蘇丹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金、銀、銅等貴金屬,以及鐵、大理石等經濟型礦物。目前,大量中國企業進入蘇丹市場,蘇方也與一些中國礦業公司簽署了協議,這些業務不久將在蘇丹開展。 在農業方面,中國企業在種植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方面的試驗非常成功。我們正致力于在農業領域達成蘇中經濟伙伴關系。蘇丹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供農業生產,特別是來自尼羅河等河流或地下水的水資源量都非常充足。 在農副業方面,蘇丹擁有整個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多的畜牧資源,紅海和其他非養殖用河流中富含大量魚類資源。因此,蘇中雙方可以在這一領域達成經濟合作,我們擁有的這些農副資源既可以滿足蘇丹本土市場需求,也可以出口至中國、北非、歐盟、海灣國家。 新華網: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您覺得,在過去40年,中國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中國的經驗,蘇丹和非洲國家比較關注? 艾哈邁德:任何一個離開中國哪怕短短數月的人都會發現,在明智政策的指導下,中國取得了日新月異的進步,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這不僅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榜樣,更是世界各國的榜樣,世界都應該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 中國40年來堅持改革開放,與一些大國奉行保護主義、反對經濟開放的政策是相反的。在這方面,非洲國家最應該借鑒的就是中國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推動經濟發展,造福本國人民。 新華網: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于下月開幕,峰會旨在促進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好關系。您如何評價中非關系?如何將中非關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艾哈邁德:過去幾年,非中關系不斷發展,非洲與中國共同參與了許多部長級會議和峰會,最近的一次是南非約翰內斯堡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的非洲之行,體現了中國對非洲大陸的重視。習主席在非洲聯盟的重要成員國南非出席了金磚峰會,這正說明非中關系正在向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 非中雙方重視的領域很多,最重要的是聯合國安理會在政治領域的改革,除此之外還有非中國家經濟互補和開放政策,非洲有能力與中國在這些領域合作,以達到雙方期望的目標。 新華網:您對即將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有何期待? 艾哈邁德:這次峰會將是非中關系嶄新的開端,是非中關系質的飛躍。50多位非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齊聚一堂,協商共同關心的各領域事務,必將取得豐碩成果。 新華網:“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時,蘇丹就表態支持。您認為,該倡議對中蘇關系和中非關系發展有怎樣的影響?能為非洲人民,尤其是蘇丹人民帶來哪些實惠? 艾哈邁德:“一帶一路”倡議于全人類的利益而言,是非常明智的,目的是實現共同利益,不是以他國利益為代價獲益。它是全球南南合作的典范,也是世界各國交往的平臺。 中國的國際合作由來已久,“一帶一路”倡議能鞏固各國在各領域的歷史關系,旨在追求全人類的福祉和繁榮。 縱觀蘇中關系的歷史,我們發現,蘇中關系歷史悠久,最早始于文化領域而非經濟領域,中國民間雜技藝人最先在蘇中關系中有所突破。目前,兩國關系已發展到較高水平。非洲人民,尤其是蘇丹人民,都十分熱愛中國人民和中國領導人。 蘇丹將一直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將是該倡議成功道路上的有力伙伴。 新華網:為了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協調,保障各國的發展戰略,蘇丹對建設中非命運共同體有何建議? 艾哈邁德: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各國發展戰略之間不存在任何矛盾,方向是一致的,是相輔相成的,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未來將取得成功的基礎。非洲和中國一樣,人口、資源眾多,中非命運共同體自始至終都在為人類服務。 新華網:一些西方國家指責中國是“非洲經濟體的威脅”、是“非洲新的殖民者”,對這些說法,您怎么看? 艾哈邁德:與他國不同,中國的外交理念不是基于殖民政策。與中國建交近60年來,蘇丹與中國交往經驗豐富。中國的外交政策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我們從未感到中國是蘇丹或任何非洲國家的殖民者。 新華網: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游客選擇非洲作為旅游目的地。您如何看待這一趨勢?蘇丹在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條件下,將采取什么策略來吸引更多中國游客? 艾哈邁德:中國人口眾多,旅游業十分重要。過去幾年,中國公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全世界都關注中國游客。非洲擁有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就蘇丹來說,有紅海潛水游、野生自然保護區陸路旅行和領略摩爾文明、庫什文明的文化游等。此外,我們制定了很多針對游客的優惠政策,惠及中國和其他外國游客。 無論哪一國的游客都非常重視安全問題,蘇丹會為游客們提供安全保護。我們還有供游客休閑娛樂的基礎設施,這也許能成為中國公司與包括蘇丹在內的非洲國家在旅游業投資合作領域的切入點,吸引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游客。 |
相關閱讀:
- [ 08-29]特稿: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治國理政的中非和鳴
- [ 08-29]“真實親誠”四字箴言引領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
- [ 08-29]今年中國規模最大的主場外交!聚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四個看點
- [ 08-29]中非攜手開創美好未來(望海樓)
- [ 08-29]圖圖是道丨漲知識,中非合作論壇了解一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