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9日電(李赫)“這是一次美妙的旅程,遠比我最狂野的夢更美。”終于,41歲的馬努·吉諾比利決定給他的籃球旅程畫上句點,也親手為童話般的“GDP時代”(馬努·吉諾比利、蒂姆·鄧肯、托尼·帕克組合)寫下終章。 此前一周,已有多家美媒曝出消息,馬刺傳奇后衛正在認真考慮退役,他會和波波維奇會面,然后做出最后的決定。但其實,幾乎所有人都在期待他留下來。 很奇怪,不是嗎?1977年出生的阿根廷后衛,在41歲的年紀,還被球迷“拉拽”著,不舍他離去。尤其在同時代的對手——比他年輕一歲、史上最偉大兩大得分后衛之一的科比,早已退役兩年的今天。 伊曼紐爾·大衛·吉諾比利,這個身高198公分,體重93公斤,1999年在第57順位被選中的阿根廷人,憑什么獲此殊榮? 帥氣的吉諾比利2002年才登陸NBA,之前的3年,他橫掃了歐洲籃球世界幾乎一切個人和團隊榮譽。大部分時間擔任第六人的16年NBA生涯里,阿根廷人場均拿到13.3分,3.5個籃板,3.8個助攻。 16年的NBA生涯,吉諾比利榮譽無數——4次NBA總冠軍,2次全明星,1次最佳第六人,2次最佳陣容三陣,1次最佳新秀二陣。 華麗數據的背后,是并不標準的投籃方式和詭異的球風。除此之外,他一直都是球場“異類”。馬努似乎永遠都在與規行矩步抗爭,總是在挑戰籃球世界里的生存法則。 2002年和2004年,他率領流淌著足球血液的阿根廷人兩次擊敗了籃球“美國夢之隊”;他是馬刺隊最犀利的得分手,卻安心坐上板凳上打第六人;他是球隊陷入絕境時最倚靠的那一個,卻也是GDP當中唯一沒有拿過總決賽MVP獎杯的“核心”。 21世紀初那個鐵血的年代,他是防守浪潮里的妖異精靈。所有人都鼓吹馬刺已老的日子里,他引領“阿拉莫軍團”演繹出歷史級別的進攻浪潮。2017年,所有人都以為他將退役離去,吉諾比利卻決定再戰一年,甚至和老東家馬刺簽下兩年的合同。 馬努的偉大,在于他總能以自己的方式突破人們的認知。而這,源于他的信念和堅持。這份堅持,讓41歲的他在生涯的告別賽季里,依舊能場均打20分鐘,完成超過55%的真實命中率,穩定輸出接近10分,他依舊是馬刺外線最可靠的進攻組織者,依舊是那個懷揣熱血青春的老男孩。 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商業味漸濃的聯盟里,“馬刺童話”是一個“異類”。而作為代表人物,吉諾比利無疑是綿延20年的“GDP時代”的最后遺珠,他身上保留著人們有關馬刺記憶的精髓——團隊,無私以及與現實格格不入的理想主義。 所謂異類、所謂堅持、所謂理想主義,直擊大多數的“你和我”在年輕時引以為傲的、最后又和馬努的秀發一樣逐漸飄零的某種特質——年輕時向往打破常規,用熱愛和堅持一往無前。 某種程度上,只要馬努還想打,只要他還在馬刺,就一定還能找到“鑲刻”在他長發飄飄歲月里的影子,一切都還有跡可循。球迷的信念不會改變,他就像一段無聲卻奔放的青春,如影隨形,不留痕跡。 但當馬努最終選擇離開,我們都明白,他的油箱里還有油,但夢想已抵達遠方。時光流淌,曾經不服輸的人們,大多數最終不可避免的選擇了妥協,選擇向現實讓步。 因此,人們突然意識到了無情流逝的時間,意識到早已戛然而止的青春,意識到寄托在他身上、最終又將被時間埋葬的理想與熱愛。 所以會內心不舍,所以才出面挽留,這是一次正式的告別,對偶像,對籃球,也是對自己。 41歲的吉諾比利終于做出決定,他低下頭,不再倔強,我們也把關于他的一切記在心里。轉過頭,和送別的淚水一同拭去的,是“妖刀”為我們刻下的青春。(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