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澳門8月29日電(記者郭鑫、王晨曦)“電影是文化的縮影,一個電影可以影響很大,澳門完全可以在電影方面多下點功夫。”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會長林卓華說。 林卓華正在為在澳門的第一個電影學院忙碌著,他計劃與上海戲劇學院合作,開設包括導演、表演、文學、攝影、特效、錄音等在內的8個專業,目前學院已經進入到審批階段。 很多人問林卓華:為什么不把電影學院開設在電影行業發達的香港呢?他說,澳門雖然缺乏電影方面的人才,但潛力很大。為了籌辦學院,經過多方努力,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找到20多個電影業內人士,都是澳門人,有不少是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 “他們說,能成立這個學院太好了,將來有機會可以回澳門發展。”林卓華說。 投資教育產業,對林卓華來說還是頭一遭,需要悉心地摸索。上世紀80年代,他從服裝加工業起家,當時服裝產業是澳門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有一定的政府補貼,產品可以銷售到美國、歐洲等地。 此后,他從事過瓶裝水行業、酒店業。而對初涉教育產業,林卓華很有信心,他覺得除了在粵港澳大灣區很可行外,還有澳門作為文化交流基地的定位。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澳門除了發揮好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這“一中心、一平臺”的優勢之外,還將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林卓華的“電影學院夢”,正好契合了澳門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 在林卓華的計劃里,電影學院第一年招收250人,以澳門學生為主,此外也會招收一定數量的內地學生,讓他們接受正規的4年大學本科教育。 “對澳門的年輕人來說,電影是一個出路。”林卓華說,手機移動端越來越發達,很多網民拍攝的微電影都很出色,行業門檻越來越低,但缺少專業的訓練。將來澳門、廣東的年輕人都可以參與到電影創作中。 成就事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如今林卓華的電影學院已經進入到審批階段,上海戲劇學院也將提供師資的幫助,可以說“天時”和“人和”都有了,只缺“地利”。林卓華坦承,寸土寸金的澳門目前缺乏開設新學校的場地。 辦法總比困難多。林卓華計劃租下三層寫字樓,作為學院開辦初期的教學場所。未來如果順利,再考慮向特區政府申請場地。他說,紐約藝術學院在辦學初期也沒有場地,今天不也成為全球知名的藝術院校嗎? 為了培養澳門的電影文化,林卓華每年都邀請奧斯卡級的電影業內人士到澳門交流講學,今年邀請了電影《蜘蛛俠2》的特效制作人員訪問澳門。 “在大灣區,文化產業發達的城市有香港、廣州,而澳門相對來說還是空白,而市場在內地。”林卓華對在澳門發展電影產業很有信心,他舉好萊塢的例子說,當初那里也是一個小地方,但日后發展成為電影產業的中心,澳門也可以有這方面的機緣。 “澳門最大的優勢就是‘一國兩制’。”林卓華說,上世紀90年代以后,內地發展越來越好,澳門也從中受益,主要是旅游業迅速發展起來。開放個人游之后,澳門的發展更加迅速。 談到澳門經濟的適度多元發展,林卓華說,在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澳門的前景一定很好。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內包含三個省級單位、兩個副省級城市、三個關稅區,是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對澳門來說會有一個適應期,要積極配合中央決策,做好產業的合理分工。 |
相關閱讀:
- [ 12-15]澳門國際影展閉幕 《戰狼2》獲得亞洲人氣電影大獎
- [ 10-11]首屆旺旺孝親獎揭曉 上海詞曲獨占鰲頭、微電影澳門奪冠
- [ 06-19]文明聯盟電影展澳門創辦
- [ 12-27]電影《紅小鬼》曾獲澳門電影節音樂獎提名
- [ 12-14]大S奪澳門電影節影后 渾然不知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