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8月30日電(記者周舟)中國和英國研究人員8月30日公布罌粟的高質量全基因組序列,破解了罌粟中止痛成分嗎啡合成的奧秘,為進一步探尋罌粟的藥用價值奠定基礎。 罌粟常被稱為“惡之花”,具有成癮性。同時,罌粟是緩解人類疾病痛苦的良藥,從罌粟中提取的嗎啡類生物堿是強力止痛藥物,而罌粟中的那可丁成分具有止咳和抗癌功效。 要實現罌粟藥用價值的最大化,就必須破譯罌粟的基因奧秘。但由于罌粟基因組存在大量重復序列,且經歷多次大規模的結構變異,解析工作“異常困難”。 中國西安交通大學葉凱團隊、英國約克大學伊恩·格雷厄姆團隊和英國桑格研究所寧澤民研究員組成的國際團隊,以英國本土的罌粟植物為對象,歷時兩年多首次在國際上完成了罌粟全基因組測序及高質量組裝分析。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的論文顯示,罌粟基因組在780萬年前發生了一次全基因組加倍事件,此外還在1.1億年前發生過基因組片段加倍事件。 此外,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罌粟合成那可丁和嗎啡類生物堿的15個基因在11號染色體上形成“超級基因簇”?;虼厥侵竷蓚€或多個相似或相同的基因成串排列在一起的結構。 研究團隊指出,正是由于罌粟在進化過程中經歷基因組加倍和多次基因片段擴增、丟失、融合和重排等事件,形成了超級基因簇,才能協同高效地合成嗎啡類生物堿和那可丁等成分。 葉凱對新華社記者說,這項成果不僅為培育罌粟新品種奠定基礎,更對在工業合成中選擇性提高具有不同藥效的生物堿產量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最終將有助于保障可靠、廉價的止痛藥供給。 |
相關閱讀:
- [ 08-29]澳研究人員用基因測序“修正”細菌分類
- [ 08-01]父親的基因可能間接使母親對孩子更關愛
- [ 08-16]大象為何不易患癌?“僵尸基因”或是關鍵原因
- [ 07-27]調查顯示美國人謹慎支持基因編輯技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