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8月30日電 近年來,砷污染及砷中毒事件在全球范圍內頻發,遭受砷污染的飲用水成為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美國一項新研究揭示了砷是如何借助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進入水源的。這對于預測砷遷移轉化對環境的影響有重要意義。 砷是俗稱的“砒霜”中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種有毒元素。全世界至少有1億人飲用的水砷含量超標。此前研究表明,攝入砷可能會增加人罹患肺癌、膀胱癌和皮膚癌等癌癥的風險。 砷酸鹽是自然界中常見的含砷化合物,它通常吸附在沉積環境中的鐵礦物表面,難以溶解到地下水中。那么水中的砷污染從何而來?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當環境缺氧時,一些微生物會進入厭氧代謝模式,將砷酸鹽轉化為易溶于水的亞砷酸鹽,從而污染地下水。 在這一過程中,砷酸鹽呼吸還原酶扮演了關鍵角色。這種酶的結構微小,即使在顯微鏡下也難以看到。研究團隊運用X射線衍射技術來準確顯示其結構及其與砷酸鹽結合的位點,這對了解它的功能有重要幫助。論文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進一步研究發現,砷酸鹽之所以對人體有毒,原因在于它在化學上與磷酸鹽相似,而磷酸鹽是細胞產生三磷酸腺苷(ATP)的必要化合物,ATP是細胞能量的來源。如果砷酸鹽過量,細胞會優先與砷酸鹽結合而不是磷酸鹽,從而破壞產生ATP的能力,導致細胞死亡。 加州理工學院地質生物學教授紐曼表示,研究砷酸鹽呼吸還原酶在相關環境中如何發揮作用,有助于了解砷如何通過細菌進入飲用水,從而幫助解決復雜的環境安全問題。 |
相關閱讀:
- [ 07-04]意大利地下水資源污染嚴重 優質水源僅為58%
- [ 02-16]殘忍殺大象 肯尼亞牧民與動物爭奪水源(組圖)
- [ 01-25]敘政府稱為確保首都水源供應或繼續打擊反對派武裝
- [ 09-14]印度班加羅爾水源爭議引發暴力 科技重鎮陷入停擺
- [ 04-12]印度開通運水專用列車 為旱災肆虐地區輸送水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