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時代! 嶄新的快速列車在一望無際的莽原上奔馳,綿延的柏油公路把城鎮與鄉村連結起來,明亮的生產車間擁抱工業化夢想,壯觀的工業園由藍圖走進現實……從撒哈拉到好望角,從紅海之濱到大西洋畔,從尼羅河到剛果河,從阿特拉斯山脈到德拉肯斯山脈,中國與非洲共謀發展、共逐夢想。 碩果累累的金秋,中國和非洲人民即將迎來又一個友誼與合作的歷史性盛會——9月3日至4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主持峰會并舉行相關活動,中非合作論壇非方成員領導人將應邀與會,有關非洲地區組織和國際組織代表將出席峰會有關活動。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話未來。中非大家庭大團聚,也是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氣象。 “我高度重視中非關系,我深深感到,中非長期友好,命運休戚與共。雙方是發展道路上的真誠伙伴,是國際事務中的天然同盟軍。中國的發展將給非洲帶來更多機遇,非洲的發展也將為中國發展增添動力?!绷暯街飨雇本┓鍟r,向非洲朋友道出的真誠話語觸動人心。舉世矚目,“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北京峰會主題奏響了弘揚中非傳統友好的心曲,彰顯謀求共贏發展的堅定決心。 (一) 今日非洲雄獅,加速奔跑著。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持續增長,本世紀初連續多年保持5%的年增長水平,非洲發展之勢令世界刮目相看,來自中國的有力支持也備受矚目。 歷史,見證了中非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友好情誼。上世紀60年代,援建坦贊鐵路的申請遭到西方和世界銀行拒絕后,坦桑尼亞總統尼雷爾向中國求助。毛澤東主席堅定地對他說:“你們有困難,我們也有困難,但是你們的困難和我們的不同,我們寧可自己不修鐵路,也要幫你們修建這條鐵路。”在非洲人民眼里,這條在艱苦年代建設起來的鐵路,至今仍是中非友誼的豐碑。 2014年,當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暴發,伴隨著“別人因埃博拉撤了,中國因埃博拉來了”的歌聲,中國的“白衣戰士”為西非帶去戰勝疫魔的希望。利比里亞時任總統瑟利夫由衷稱贊中國政府的無私援助“引領了國際社會援非抗疫行動”。最近,首部中非合拍故事片《埃博拉》簽約啟動,將為中非人民心中的這份寶貴記憶呈現一個新的打開方式。 中國遭遇困難時,非洲兄弟同樣第一時間伸出援手。2008年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非洲人民向中國提供了超過1000萬美元的捐款,赤道幾內亞總統還親自護送該國捐款上飛機。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后,剛果(布)政府向災區捐建了一所小學,薩蘇總統親自將其命名為“中剛友誼小學”。 中非友好,浸透著一段又一段情深義重時、一樁又一樁心心相印事。 歷史,還見證了中非共同維護國際正義的道義擔當。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來總理對非洲10國進行歷史性訪問,向世界傳遞出中非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團結之聲。當年埃及《共和國報》就周恩來總理訪問專門發表題為《毋須翻譯》的評論,文章寫道:“因為我們懂得周恩來,所以毋須翻譯,我們也會懂得或將會懂得任何自由、權利和獨立的語言?!奔爸?0世紀70年代,毛澤東主席多次對來訪的非洲國家領導人說,中國和非洲同屬第三世界,中國永遠反對霸權主義。而在中國長久傳頌的“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佳話,成為國際關系史上一頁光輝篇章。 “河有源泉水才深?!敝蟹顷P系的高水平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堅實的現實基礎。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深刻揭示的那樣——“中非友好是歷史的選擇,是雙方幾代領導人精心培育和中非人民共同努力、不斷傳承的結果,是我們共同的寶貴財富?!?/p>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過去5年多,伴隨著中國對非外交迎來全方位發展,這筆“共同的寶貴財富”不斷得到繼承和發展。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坦桑尼亞、南非和剛果(布)三國,開創了中國國家元首就任后首次出訪即訪問非洲的先例。2018年7月,習近平主席連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非洲大陸再度成為目的地。習近平主席提出真實親誠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為新時期發展對非關系指明了方向。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中非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方提出做強和夯實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明上交流互鑒、安全上守望相助、國際事務中團結協作“五大支柱”,并宣布同非方重點實施“十大合作計劃”,推動中非關系全面深化,中非命運共同體內涵日益豐富?!爸蟹翘柫熊嚒币煌鶡o前,駛入寬廣新境界。 (二) 考古發現,非洲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頗有深意的是,非洲也是檢驗人類良知的一面鏡子。處理同非洲關系的不同方式,映射出不同的國際交往之道。 世界歷史永遠銘記非洲遭遇的深重殖民主義苦難。在那個霸權主義、叢林法則主宰國際關系的年代,非洲在西方列強眼中變成了資源掠奪的競技場?!伴_羅—開普敦計劃”“塞內加爾—索馬里計劃”“條頓非洲計劃”……在倫敦、巴黎、柏林等地的會議桌上,非洲的命運一再被改寫。 500多年血淚殖民史給非洲留下的傷口至今尚未愈合。有學者如此指出非洲的困境:輸出花生卻進口花生食品,輸出咖啡豆卻進口咖啡飲料,輸出棉花卻進口紡織品,輸出鐵礦砂卻進口鐵器生產工具,輸出鋁礬土卻進口鋁制器皿……在西方國家大力發展工業文明的同時,非洲文明被沖擊得支離破碎,非洲發展被戴上了腳鐐手銬,非洲只是西方工業化大機器上的一個齒輪,它的存在仿佛只是為了西方國家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非洲國家紛紛迎來民族獨立。然而,在非洲苦苦探尋發展之路的過程中,來自西方的干預仍然存在,只不過變得更為隱蔽。阿爾及利亞前總統艾哈邁德·本·貝拉曾嘆道:“殖民主義自門而出,卻又自窗而入。”每當非洲國家需要貸款時,以“結構性改革”為名的自由化方案就會作為先決條件擺到非洲國家面前。莫桑比克前總統若阿金·希薩諾談及西方援助時曾表示:沒完沒了的研討會、工作組,最終效果卻十分成疑;要求政治改革的壓力時時出現,帶來的卻是不穩定因素。 及至近年,西方國家無法兌現發展援助承諾,但居高臨下的說教卻不絕于耳,以至于有非洲人士如是評論:它們想做的是“慈善事業”,“就像在動物園喂養長頸鹿一樣,為了讓人覺得自己神圣而慷慨”。 與西方殖民、干預非洲的做法相對比,中國同非洲的關系展現出根本不同。中非合作的出發點是支持非洲、合作共贏。從過去到當下,中非關系的本質特征都是真誠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發展。 中國看待非洲的眼光不同于西方。有非洲學者作出如下比較:當西方媒體將非洲鑒定為“沒有希望的大陸”時,中國給非洲帶來了希望。這一觀察道出了中國與西方發展對非關系的區別。在中國看來,今天的非洲大陸展現出了發展振興的無限生機,是一片希望之地。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展望未來,中國發展將給非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非洲發展也將為中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闭且驗閳猿謴臋C遇的視角看待非洲,中國才成為當前全球對非合作的引領者。 中國同非洲相處的方式不同于西方。習近平主席談論中非關系時曾說:“我們雙方談得來,覺得相互平等;我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你們,你們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我們?!辟澅葋嗛_國總統卡翁達說,中國對非洲的支持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是一種朋友對朋友的方式,中國是非洲的全天候朋友。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認為中國才是非洲的真誠伙伴和朋友,因為中國從來沒有殖民過非洲、從來沒有掠奪過非洲,一直平等對待非洲中小國家。中國是真朋友,和中國談得來,這就是非洲國家的共識。 中國開展對非合作的方式不同于西方。中國對非洲的支持,大量體現于授人以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項目。中非合作為非洲帶來了不同的發展選項,增強了非洲國家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發展道路的自主性。有南非學者指出,非洲的發展和中國在非洲投資貿易活動的開展呈現出一種緊密的正相關和共生共榮關系。西方媒體指出,與殖民者先前修建的基礎設施人為隔離非洲、只為自己服務不同,中國在非洲的鐵路等基礎設施正將地區國家緊密聯系起來,為整個大陸的發展服務。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坦承,中非關系正在改變這片被很多西方國家幾乎放棄的大陸。 |
相關閱讀:
- [ 09-01]推動共建更緊密團結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 [ 09-01]《中非合作新時代》第五集《未來相伴》
- [ 09-01]習近平話“中非兄弟情”
- [ 08-31]20個非洲國家對中國游客免簽 中非論壇利好非洲旅游
- [ 08-31]研究報告:中非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