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時代命題 展現時代擔當——寫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閉幕之際
2018-09-05 07:41:34??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分享到:
|
總有一些時刻,會深深影響歷史的進程。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時代的命題,需要國際社會以團結、智慧、勇氣,扛起歷史責任,解答時代命題,展現時代擔當。” 9月3日至4日,以“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再次向世界昭示中非“攜手共命運、同心促發展”的堅定決心,宣示中國同國際社會一起走合作共贏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張。 在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性時刻,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作為2018年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活動,注定因其重大意義和豐碩成果,成為中非友好交往史上新的豐碑,展現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為世界謀大同”的不懈努力。 一次“非”同尋常的歷史性盛會 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陽光明媚。 9月3日16時許,人民大會堂北大廳。 習近平主席迎接出席峰會的外方領導人,同他們一一握手。 一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和非洲,遠隔重洋的兩個古老文明,在初秋時節再一次握手。 這是全球矚目的聚首—— 放眼全球,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挑戰,歷史與現實,迷茫與希望,從未像今天這樣復雜交織。 一方面,世界多極化進一步發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另一方面,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抬頭…… 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以鄰為壑?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一年多前,聯合國日內瓦總部。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到訪的習近平主席鄭重作答:“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進一步作答:“中國愿同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拓展友好合作,走出一條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讓世界更加和平安寧,讓人類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53個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代表團團長,跨越高山和大海來了,聯合國秘書長等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來了。 從黨的十八大首提“人類命運共同體”,到黨的十九大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一次次出訪到一次次主場外交,習近平主席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擘畫與推動,贏得越來越多的認同。 從“一帶一路”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一系列倡議和機制成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 “正是因為中國的領導力、中國的理念,以及中國致力于互利共贏的合作,我們才作出了與中國復交的決定,決心加入中非合作論壇這個大家庭。”首次參加峰會的布基納法索總統卡博雷,如此坦露幾個月前與中國復交的心跡。 “與西方不同,中國不稱霸,沒有加入‘地盤戰’。”尼日利亞《先鋒報》如此寫道,“中國人告訴我們,蠟燭不會因點燃其他蠟燭而失去亮度,而是讓世界變得更加光明。” “作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對于這個資源豐富的大陸越來越重要。”有外電如此評價。 這是跨越時空的同行—— 從北京到非洲大陸最南端好望角距離12900多公里,中非友誼跨越山海,歷久彌堅。 從1955年中國和非洲國家領導人在萬隆會議上第一次握手,到本世紀初共建中非合作論壇,從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到3年前中非關系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歷史有其規律和邏輯。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非關系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期,我們雙方都能登高望遠,找到中非合作新的契合點和增長點,推動中非關系實現新的跨越。”習近平主席真誠的話語,背后是中國始終同非洲兄弟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攜手前進的堅定信念。 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之年,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曾以“絕望的大陸”為封面標題,斷言非洲將在貧困的泥潭中掙扎,毫無改變命運的希望。 中非合作論壇歷經18年風雨后的今天,中國已連續9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對非投資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與非洲年進出口總額已達1700億美元。 從參與聯合國維和、派遣援非醫療隊,到開展索馬里海域護航……中國切實履行國際責任,與非洲比肩而立,為世界和平與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約翰內斯堡峰會提出“十大合作計劃”,開啟了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階段。 今年,落實約堡峰會成果的收官之年,世人再次打量這片大陸:公路、鐵路、港口、工廠……天塹變通途,灘涂成良港,荒漠現生機,中國為非洲國家創造近90萬個就業崗位。 這是務實全面的謀劃—— 禮炮轟鳴,軍樂嘹亮。8月30日到9月4日,習近平主席已同出席峰會的30多位外方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談會見。未來幾天,還將有一些會晤安排。 從9月2日開始,部長級會議、企業家大會、峰會開幕式、圓桌會議、共見記者……一系列活動緊鑼密鼓進行。 會議通過《關于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兩個成果文件。 “一致承諾,加強集體對話,增進傳統友誼,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打造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和非洲各國發出的構建更加緊密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新呼喚。 攜手60多年,中非早已結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面對時代挑戰,中非命運共同體又有怎樣的新內涵? 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幸福共享、文化共興、安全共筑、和諧共生——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從6個方面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作出全面詮釋。 “習主席提出的命運共同體,不是一個抽象概念,而是一個很豐富、很實在的目標,就像握在一起的兩只手。”喀麥隆政府官員切蓋特·薩林弗指著新聞中心里張貼的中非合作論壇會徽“合抱之手”說。 “這是一次承前啟后的會議,為非中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注入了豐富的內涵。塞內加爾即將接任論壇共同主席國,我很愿意與中方緊密配合,深化非中友誼,實現構建更加緊密的非中命運共同體這一偉大目標。”塞內加爾總統薩勒說。 4日晚,人民大會堂西大廳。 “我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在26億多中非人民積極支持下,我們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事業一定會取得成功,中非關系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閉幕后會見中外記者時說。 |
相關閱讀:
- [ 09-04]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行圓桌會議 習近平主持通過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動計劃
- [ 09-04]中國發表堅定推進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歷史性宣言
- [ 09-04]法媒:中非合作事實勝雄辯 經驗堪借鑒
- [ 09-04]非洲國家領導人:中非合作前景遠大
- [ 09-04]【中非合作世界說】IMF官員:中非合作成效明顯 西方媒體理解過于狹隘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