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世界的未來,也是中非友好事業的未來。 “只要中非友好的接力棒能夠在青年一代手中不斷相傳,中非命運共同體就一定會更具生機活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非洲人民團結振興的非洲夢就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著眼中非發展未來,深刻指出“青年是中非關系的希望所在”。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在中非青年中引發熱烈反響,為中非青年友好交往,為中非友好合作永續推進、薪火相傳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中非友好關系的發展歷程中,青年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幾十年來,眾多非洲青年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學習、參觀,將非洲文化帶到中國,也將中國友誼帶回非洲;一批又一批中國青年走進非洲,參與到非洲國家的建設與發展事業之中。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非盟會議中心成為中非友誼的豐碑,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援非抗擊埃博拉行動中率先行動,引領國際社會援非抗疫,詮釋了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非洲國家無私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在中國汶川、玉樹等地發生嚴重地震災害后踴躍向中方捐款……這些中非交往中的動人故事、難忘瞬間,都離不開中非青年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一代代中非青年用自己的熱血和汗水、拼搏和奉獻,推動中非交流合作不斷書寫新篇章,讓中非友好歷久彌堅、歷久彌新。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而“民相親”要從青年做起。去年10月,習近平主席同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的留華學生互致書信,勉勵他們堅持學以致用,行遠升高,積厚成器,為推動中非合作和南南合作譜寫新篇章,對非洲青年產生巨大鼓舞。在中非合作過程中,中國始終高度重視青年、關注青年,不斷開展對非洲青年的友好工作。自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以來,中國已經為非洲培訓了約20萬名各類職業技術人員,提供了約4萬個來華培訓名額、2萬多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和1700多個學歷學位教育名額。如今,3000余家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合作、為非洲青年提供著更多就業崗位,“中非青年大聯歡”“亞非青年聯歡節”等活動有序開展、搭建起中非青年交流的廣闊平臺,中非青年交流交往不斷加強,中非友好合作基礎不斷夯實。 “未來屬于年輕一代”,讓中非合作的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中非青年,也是本次峰會的重要內容。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幕式上提出的中非“八大行動”倡議中,許多措施都著眼青年、培養青年、扶助青年,致力于為他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更好發展空間。從向非洲派遣500名高級農業專家,培養青年農業科研領軍人才和農民致富帶頭人,到在非洲設立10個魯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從支持設立旨在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合作的中非創新合作中心,到為非洲提供5萬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為非洲提供5萬個研修培訓名額,邀請2000名非洲青年來華交流,這些致力于非洲青年能力建設的行動,符合當今非洲的人口結構特征和經濟發展現狀,順應中非關系發展需要,必將為中非合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是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中非關系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非有志青年共同接續奮斗。中非青年響應時代號召,攜手打造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友好事業就會后繼有人,永葆青春和活力。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09日 01 版) |
相關閱讀:
- [09-08] 推進中非“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
- [09-08] 為中非關系發展擘畫美好藍圖——國際社會積極評價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主旨講話
- [09-08] 一圖速覽非洲國家元首高度評價中非合作丨圖解
- [09-08] 親手擘畫藍圖 親力踐行合作 ——習近平主席引領中非關系奮進新時代
- [09-09] 于偉國唐登杰會見中非共和國總統圖瓦德拉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