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7月25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順利開港,借助東海大橋將這座位于浙江崎嶇列島內的小島與浦東臨港新城相連,上海從此擁有全天候的深水良港。長三角產業發展急需的物資從這里集散,日益發達工業體系的成品又從這里走向全球。 2017年浦東外高橋和洋山港集裝箱吞吐總量達到3638萬標箱,以洋山港和外高橋港為主體的上海港連續8年集裝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 好風憑借力。如今的長三角城市群,以占全國2.2%的土地面積和全國11%左右的人口,創造了國內生產總值的20%,成為全球經濟體量最大、經濟活躍度最高的城市群之一。 ——從特區到新區,浦東開發開放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添上“點睛”之筆。 浦東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浦東新區的成立,與1980年建立的5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一起,形成了我國沿海經濟開放帶,為中國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奠定了基礎。 上世紀90年代,國家明確以浦東為龍頭,帶動長江流域經濟起飛的發展戰略,確定要在21世紀初將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1997年,我國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達到235個,二類口岸達到350個,逐步形成了從沿海到沿江、從沿邊到內陸,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新格局。 以浦東為窗口,我國對外開放的領域也不斷拓寬。全國第一家外資銀行、外商參股中資銀行、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外資保險公司、中外合資外貿公司、中外合資物流企業、中外合資商業零售企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美合資電信企業等外資企業均落戶浦東。全國利用外資的領域也逐漸擴大到金融、貿易、商業、交通、旅游和其他第三產業。 2000年前后,在溫州服裝市場已經擁有一定知名度的美特斯邦威選擇將公司總部遷到上海浦東。“浦西曾是歷史上全球投資強度最大的區域,浦東則是今天全球資源最為青睞的地區之一。要想讓企業走向世界,就必須來浦東。”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成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