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9月19日電(記者柳王敏)“徐老師,我長大之后也要學京劇!”7年級的黃雅軒一邊好奇地欣賞自己的戲妝一邊說。她和其余4位同學分別按照生、旦、丑等各種角色,被畫上京劇戲妝。學京劇,走老生步伐,扮丑角大笑,幾位小伙伴玩得不亦樂乎。 9月18日,“給鄉村孩子的最美文化課”走進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九年義務制學校。中國國家京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徐孟珂,給大山里的孩子們講演京劇。通過網絡直播平臺通道,來自貴州、河北、湖南、廣西等16個省份近百所鄉村學校的孩子們同時在線觀看,感受國粹之美。 “京劇表演就是要在一個小小的舞臺上表現出無限大的場面、無限廣的空間和無限長的時段,喚起觀眾的聯想。”徐孟珂先從京劇的由來開講,邊講解邊邀請同學們互動,讓大家體驗京劇表演的虛擬性和程式性。 隆回縣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以山地、丘陵為主,是國家級貧困縣。虎形山瑤族鄉地處偏遠,距隆回縣城約80公里山路,鄉里的九年義務制學校輻射周邊30多公里的村鎮,1000多名孩子在此求學,其中以留守兒童居多。 好的課程內容和師資成了困擾偏遠鄉村教育的短板。虎形山瑤族鄉九年義務制學校校長劉其武介紹,學校的音體美課程缺少專業老師,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也只能靠摸索。 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部門對教育扶貧投入的加大,貧困鄉村的學校校舍、教學設備、網絡條件逐步完善,為網絡直播課的實現奠定了硬件基礎。 “以前都是在劇院、劇場里為票友們演唱,今天通過直播這種互聯網技術,給這么多小朋友講課,看到小朋友對國粹藝術的興趣,特別感動。我們的傳統文化需要傳承,結合現代技術能讓這些藝術形式呈現出更多的活力。”徐孟珂說。 網絡直播技術的加入,為孩子們帶來耳目一新的課堂體驗,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鄉村優質師資短缺的難題。 “之前我們學校還組織觀看了漢字和民樂的直播課程,孩子們愛看,不僅長了見識,還學到了很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知識。”虎形山瑤族鄉九年義務制學校奉遠花老師認為,優質的網絡課程對于山區學校來講,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據了解,今年5月31日啟動的“給鄉村孩子的最美傳統文化課”扶貧公益活動,由北京師范大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國學院網等單位聯合發起,邀請各領域的藝術名家,以傳統文化為主題開展系列直播課,目前已主講了漢字、民樂和京劇,還將陸續開辦古詩詞、楹聯、節氣、傳統禮儀、百家姓、剪紙藝術等傳統文化課程。 |
相關閱讀:
- [ 09-14]兩岸京劇名家臺灣獻藝
- [ 09-03]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演唱會將在臺舉辦
- [ 08-28]京劇名家宋丹菊收徒儀式舉行 望傳承宋派藝術
- [ 08-27]京劇名家王平:戲曲創新不能丟本質 要突出“表演”
- [ 08-21]臺灣京劇名家魏海敏:我看到更多的是王寶釧的獨立
- [ 07-12]86歲京劇名家杜近芳收徒:推動國粹傳承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