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產自中國的2000億產品加征10%關稅,該稅率將于9月24日生效。同時,2019年1月1日起稅率將提高至25%。這一舉措又升級了中美的貿易摩擦,看來美國已經“鐵下心”要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了。不過,特朗普政府“鐵下心”的背后也不乏“心虛”。 美政府的“底氣”并沒有看上去那么足 美政府這種“不計成本”的“恐嚇”看似底氣十足,其實“虛”得很。消息一經公布,美國有識之士對此紛紛予以批評與譴責。美國眾議院候選人Archie Parnell說“這很糟糕,十分糟糕”,他在Twitter上反問特朗普“您難道不知道這會對數百萬供應鏈工作崗位造成影響么?” 此前,來自商業界的譴責聲就已經不斷傳出。9月5日,蘋果公司給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出一封公開信,信中表示由于特朗普加征關稅,Apple Watch、Airpods、電源適配器以及數據線在內的一系列蘋果配件產品成本將提高,公司強烈希望停止這種無意義的增加關稅行為。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指出:“特別是零售商們將對未來尤其是對消費品增加的關稅提出警告,如果增加相關關稅,將會終止生產供應商品”,從中我們可以得知貿易摩擦已經使得眾多工業公司尤其是零售業、玩具制造業、農業和科技公司坐立不安,一些代表公司企業的機構代表已經開展了名為“關稅傷至核心地”的游說活動以反對特朗普的行為。 特朗普與美聯儲的矛盾在“激化” 自9月份以來,許多美聯儲官員表示,今年剩下的幾個月美聯儲可能會多次加息。其實,美聯儲加息的基本邏輯是盯住通貨膨脹,如若通貨膨脹增加,美聯儲則將采用加息的操作使得通貨膨脹穩定降至可控的區間。根據近期美聯儲官方網站文件,美聯儲將通貨膨脹率維持在2%左右的范圍內。言下之意,美聯儲會通過貨幣政策對市場進行更多的操作控制。目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已成為常態,那么由于提高關稅造成的商品價格上升,勢必會產生“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的預期。 根據經濟學的原理,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于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上漲,是會導致通貨膨脹發生的。美國發起的對世界范圍內的增加關稅的行為,正好是通脹的教科書式的案例。隨著黑色星期五的臨近,美國國內各大制造商將會加緊生產節日商品,屆時美國的CPI指數可以“期待”一下,說不定屆時商品打折的力度也會大不如前。 貿易摩擦造成美國消費者信心不足 美國密歇根大學近期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8月初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11個月新低。其始作俑者主要就是美國單方面挑起并升級的貿易摩擦。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顯示,二季度GDP增速4.1%。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帶動此次經濟加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個人消費和出口。其中,耐用消費品消費大幅增速,出口增速也大幅增長。這種GDP的增速不具備可持續性。從實際影響分析,貿易摩擦導致的最為直接的結果是相關耐用消費品進口產品的價格上漲,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種價格的上升勢必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么,消費者只能通過尋找替代品或選擇不購買,造成耐用消費品銷路變窄。這會導致耐用消費品消費減少,所以美國第三季度的GDP若想重現二季度的增速,需要動動腦筋考慮一下了。當然,消費品價格上漲本身就對消費者信心造成消極的影響了。美國勞工部8月份發布數據顯示,美國7月份CPI增幅已經超過個人工資漲幅。工資增速并沒有跟物價的上漲相匹配,美國人民的信心可謂是受到又一層“打擊”。 消費者信心指數本質上反映的就是消費者對于經濟生活的期許,是最能反映人民真實感受的一項指標。從2018年3月以來,美國消費信心指數一路下滑,足以見得,美國若繼續一意孤行加劇貿易摩擦,其民眾不會滿意。 雖然中國輸美2000億商品的關稅是要加上了,但看得出特朗普政府也是逆民意而上,來自政界、商界及民間的反對質疑之聲定會讓特朗普政府感到越來越大的壓力。我們更應做好準備,調整心態,充滿信心打贏這場由美單方挑起并升級的貿易戰。(陳治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
相關閱讀:
- [ 09-14]統計局:8月出口增長7.9% 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有限
- [ 08-29]人民日報刊文:理性認識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
- [ 08-21]中美專家費城共話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
- [ 08-21]中美專家費城共話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
- [ 08-19]美媒:為什么巴菲特看準了中國
- [ 08-17]美國專家:白宮應對中美貿易失衡需改弦更張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