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往來美國吃虧了嗎? 美國國內一些人聲稱,中國進行不公平競爭,導致美對華貨物貿易出現巨額逆差,讓美國吃了虧。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回應說,這一說法與事實不符、站不住腳,完全是一種誤導。 貿易差額只是交易量之差,而不是盈虧多少。美國是否吃虧,企業和消費者最有發言權。 傅自應認為,從生產看,中美兩國處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不同位置。中國企業更多是賺取加工費,而美國企業從設計、零部件供應、營銷等環節獲益巨大。 從消費看,質優價優的中國商品走進美國千家萬戶,豐富了美國消費市場,增加了美國消費者福祉。 白皮書數據顯示,2015年美資企業在華銷售額高達4814億美元,遠高于中資企業在美256億美元的銷售額。 “總體看,美方在雙邊貿易中獲利更大。美企業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獲得的利潤遠超中國企業。”傅自應說,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在美國。 貿易競爭力根本上是產業競爭力。美國在汽車、飛機、農產品、服務業等優勢產業對華保持大順差。據介紹,2017年中國自美進口汽車131億美元,對美出口汽車14億美元,美對華農產品貿易順差達164億美元,美對華服務貿易順差超過540億美元。 此外,中美貿易不平衡還與美對華出口管制有關。美有關機構分析,如果放寬民用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制,美對華貿易逆差可減少35%左右。 “中方愿努力推動雙邊貿易向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希望美方也能展現積極姿態。”傅自應說。 中美何時重啟高級別經貿磋商?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中方通過磋商、談判解決經貿分歧的大門是敞開的,但只有平等相待、信守承諾才能讓中美經貿磋商找到出路。 王受文說,何時能重啟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完全取決于美方意愿。但要想讓談判磋商有效果,首先必須要平等對待、相互尊重。 他強調,談判磋商一定要有誠意,遵守諾言。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已進行了四輪,取得了不少共識,雙方甚至發布了聯合聲明,但美方出爾反爾,拋棄共識,采取貿易限制措施,使得談判沒法進行下去。 王受文說,貿易戰不符合雙方利益,停止貿易戰才是出路。對于具有龐大體量的中美貿易來說,雙方出現分歧是很正常的,只要本著平等、有誠意、守諾言的精神,相信是能夠通過磋商找到出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