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記者 蔣濤) 27日,《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現狀、挑戰與新征程》(簡稱“報告”)在北京發布,其中建議,制定綜合規劃與行動計劃促進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 當天,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北京聯合發布上述研究報告。該報告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支持下,由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撰寫。 報告指出,農業是非洲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也是改善非洲各國糧食安全和減貧的關鍵。農業推動的經濟增長對于非洲減貧的貢獻大于非農業部門。而盡管農業吸收就業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農業在非洲就業中所占比重仍超過50%。 報告分析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面臨的挑戰:如,當前中非農業合作缺乏綜合戰略規劃和統籌協調,存在碎片化的問題;又如,此前的中非農業合作大多停留在技術層面,缺乏政策、制度和社區經驗分享;再如,中國赴非參與農業合作和農業援助的機構和企業,往往傾向于依賴以當地政府為主的單一溝通渠道,而缺乏與當地社會、私營部門、專業人員、社區層面機構和其他雙邊發展合作機構的協作和聯系等。 報告為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規劃與行動計劃的制定,提出建議:首先,應將政策研究和戰略規劃放在優先位置,開展有效的政策對話;其次,中非農業合作應以當地的農業發展需求為導向,與非盟《2063年議程》等相對接;第三,基于當地需求,定位出中非農業合作的重點投資領域;第四,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好中國農業發展的經驗教訓,篩選出同樣適合非洲發展的經驗,建立并改進知識分享的平臺和形式,做好經驗分享工作;第五,改善中非農業合作過程中的商業運營能力,擴大私營部門的參與,提高項目的可持續性。此外,報告建議,加強與國際組織、雙邊機構和非營利組織的三方合作,做好第三方評估、影響研究和發展傳播,整合各方資源和優勢,協力促進非洲的農業現代化和經濟發展。 在本月18日,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發布第二份《目標守衛者》數據報告,其中預測,本世紀末,全球人口將增加40億,其中30億來自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長,將成為非洲減貧的最大障礙。貧困將越來越集中于非洲人口增速最快幾個國家。 《目標守衛者》報告指出,從過去到現在,大量的年輕人為經濟增長、減少貧困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如果各個國家加大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健康和教育的投資,可讓該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到2050年增長90%以上。 在近日接受中國媒體電話采訪時,比爾蓋茨指出,中國在許多方面可以提供經驗,如中國曾經有很多瘧疾病例,但目前本土瘧疾病例已經消除,我們非常高興看到,中國愿意幫助非洲國家擺脫瘧疾負擔。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東亞東南亞和中亞辦公室主任、高級研究員陳志鋼介紹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說,我們很高興與關注非洲發展的各位同仁分享研究成果,并希望能為進一步推動非洲實現經濟增長和減貧、促進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改善非洲糧食安全貢獻知識和建議。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一諾說,很高興與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共同支持和參與中非農業發展十年規劃的制定工作,為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的戰略重點和方式方法等提供建設性意見。我們相信,中國技術、中國經驗和中國影響能幫助非洲加速實現農業發展和轉型。 |
相關閱讀:
- [ 09-28]閩侯海絲時尚居藝小鎮開工 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
- [ 09-27]關乎很多人的看病就業養老……這個重磅規劃了解一下
- [ 09-27]經濟日報:強化規劃引領 確保落實落地
- [ 09-26]《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專欄(1-16)
- [ 09-26]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