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位于中國與印度邊境,平均海拔3560米,下轄一個村,現有9戶、32口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玉麥邊防派出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進駐玉麥鄉的第一支武裝力量。“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從此以后,邊境及轄區的治安管控、巡邏護邊就成了官兵們的日常功課。玉麥鄉條件艱苦,邊防巡邏線幾乎沒有路,有的只是危機四伏的雪山,冰河,密林,沼澤。但8年多來,他們還是全力守護這片神圣的國土不被侵占。中新社記者何蓬磊 攝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位于中國與印度邊境,平均海拔3560米,下轄一個村,現有9戶、32口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玉麥邊防派出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進駐玉麥鄉的第一支武裝力量。“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從此以后,邊境及轄區的治安管控、巡邏護邊就成了官兵們的日常功課。玉麥鄉條件艱苦,邊防巡邏線幾乎沒有路,有的只是危機四伏的雪山,冰河,密林,沼澤。但8年多來,他們還是全力守護這片神圣的國土不被侵占。圖為玉麥邊防派出所官兵穿越密林巡邏。中新社記者何蓬磊 攝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位于中國與印度邊境,平均海拔3560米,下轄一個村,現有9戶、32口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玉麥邊防派出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進駐玉麥鄉的第一支武裝力量。“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從此以后,邊境及轄區的治安管控、巡邏護邊就成了官兵們的日常功課。玉麥鄉條件艱苦,邊防巡邏線幾乎沒有路,有的只是危機四伏的雪山,冰河,密林,沼澤。但8年多來,他們還是全力守護這片神圣的國土不被侵占。圖為近日玉麥派出所官兵巡邏途中飲用山澗的溪水。中新社記者何蓬磊 攝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位于中國與印度邊境,平均海拔3560米,下轄一個村,現有9戶、32口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玉麥邊防派出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進駐玉麥鄉的第一支武裝力量。“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從此以后,邊境及轄區的治安管控、巡邏護邊就成了官兵們的日常功課。玉麥鄉條件艱苦,邊防巡邏線幾乎沒有路,有的只是危機四伏的雪山,冰河,密林,沼澤。但8年多來,他們還是全力守護這片神圣的國土不被侵占。圖為近日玉麥邊防派出所官兵巡邏途中穿越溪流。中新社記者何蓬磊 攝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位于中國與印度邊境,平均海拔3560米,下轄一個村,現有9戶、32口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玉麥邊防派出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進駐玉麥鄉的第一支武裝力量。“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從此以后,邊境及轄區的治安管控、巡邏護邊就成了官兵們的日常功課。玉麥鄉條件艱苦,邊防巡邏線幾乎沒有路,有的只是危機四伏的雪山,冰河,密林,沼澤。但8年多來,他們還是全力守護這片神圣的國土不被侵占。圖為近日玉麥邊防派出所官兵徒步巡邏。中新社記者何蓬磊 攝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位于中國與印度邊境,平均海拔3560米,下轄一個村,現有9戶、32口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玉麥邊防派出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進駐玉麥鄉的第一支武裝力量。“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從此以后,邊境及轄區的治安管控、巡邏護邊就成了官兵們的日常功課。玉麥鄉條件艱苦,邊防巡邏線幾乎沒有路,有的只是危機四伏的雪山,冰河,密林,沼澤。但8年多來,他們還是全力守護這片神圣的國土不被侵占。中新社記者何蓬磊 攝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位于中國與印度邊境,平均海拔3560米,下轄一個村,現有9戶、32口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玉麥邊防派出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進駐玉麥鄉的第一支武裝力量。“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從此以后,邊境及轄區的治安管控、巡邏護邊就成了官兵們的日常功課。玉麥鄉條件艱苦,邊防巡邏線幾乎沒有路,有的只是危機四伏的雪山,冰河,密林,沼澤。但8年多來,他們還是全力守護這片神圣的國土不被侵占。圖為近日玉麥邊防派出所官兵在巡邏途中的溪流邊洗臉。中新社記者何蓬磊 攝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位于中國與印度邊境,平均海拔3560米,下轄一個村,現有9戶、32口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玉麥邊防派出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進駐玉麥鄉的第一支武裝力量。“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從此以后,邊境及轄區的治安管控、巡邏護邊就成了官兵們的日常功課。玉麥鄉條件艱苦,邊防巡邏線幾乎沒有路,有的只是危機四伏的雪山,冰河,密林,沼澤。但8年多來,他們還是全力守護這片神圣的國土不被侵占。圖為近日玉麥邊防派出所官兵徒步巡邏。中新社記者何蓬磊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