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蘭故城中的佛塔遺址(9月21日攝)。
從阿爾金山下的綠洲小鎮米蘭出發,沿著漢晉時期的絲綢之路,東北行300公里,便走進了深藏羅布荒原的樓蘭故城。樓蘭城曾是西域36國之一的樓蘭國都城,而樓蘭國則是整個西域的“東大門”,迎來送往著東西方的商旅。樓蘭城方圓百公里內,常駐居民只剩下麥麥提江·麥麥提明和他的前輩李鵬飛。他們的工作站屬于新疆若羌縣文物局管理,設在距樓蘭故城30余公里處。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樓蘭故城中的“三間房”遺存(9月21日攝)。
從阿爾金山下的綠洲小鎮米蘭出發,沿著漢晉時期的絲綢之路,東北行300公里,便走進了深藏羅布荒原的樓蘭故城。樓蘭城曾是西域36國之一的樓蘭國都城,而樓蘭國則是整個西域的“東大門”,迎來送往著東西方的商旅。樓蘭城方圓百公里內,常駐居民只剩下麥麥提江·麥麥提明和他的前輩李鵬飛。他們的工作站屬于新疆若羌縣文物局管理,設在距樓蘭故城30余公里處。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樓蘭文物工作站的文物保護人員李鵬飛在工作站附近巡查(9月19日攝)。
從阿爾金山下的綠洲小鎮米蘭出發,沿著漢晉時期的絲綢之路,東北行300公里,便走進了深藏羅布荒原的樓蘭故城。樓蘭城曾是西域36國之一的樓蘭國都城,而樓蘭國則是整個西域的“東大門”,迎來送往著東西方的商旅。樓蘭城方圓百公里內,常駐居民只剩下麥麥提江·麥麥提明和他的前輩李鵬飛。他們的工作站屬于新疆若羌縣文物局管理,設在距樓蘭故城30余公里處。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 攝

樓蘭文物工作站的文物保護人員麥麥提江·麥麥提明走進樓蘭文物工作站。新修沒幾年的工作站外墻已被風沙吹得斑駁(9月19日攝)。
從阿爾金山下的綠洲小鎮米蘭出發,沿著漢晉時期的絲綢之路,東北行300公里,便走進了深藏羅布荒原的樓蘭故城。樓蘭城曾是西域36國之一的樓蘭國都城,而樓蘭國則是整個西域的“東大門”,迎來送往著東西方的商旅。樓蘭城方圓百公里內,常駐居民只剩下麥麥提江·麥麥提明和他的前輩李鵬飛。他們的工作站屬于新疆若羌縣文物局管理,設在距樓蘭故城30余公里處。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