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人民幣】人民幣“入籃”助力離岸市場發展
2018-10-02 15:44:02??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王培欣 王培欣 |
分享到:
|
央視網消息:人民幣國際化是人民幣逐漸從中國的主權貨幣發展成為主要國際貨幣的過程。六年前,倫敦金融城發起倫敦人民幣離岸發展中心計劃,希望將倫敦打造成為人民幣國際市場的西方中心;兩年來,人民幣“入籃”進一步促進了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并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倫敦金融城和中國人民銀行歐洲代表處9月26日聯合發布的首份《倫敦人民幣業務季報》顯示,倫敦已成為世界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日均交易額近七百億英鎊(今年2季度是692億英鎊,約合6256億元人民幣);同時,倫敦也已成為僅次于香港的世界第二大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日均清算量超過四百億元人民幣;英國還是除香港以外使用人民幣支付最多的經濟體。 中國人民銀行駐歐洲代表處首席代表金玫:今年前8個月,中英兩國辦理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實際收付總金額達到250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50%。在貨物、貿易進口中用人民幣結算的比例,超過了五分之一。 人民幣國際化取得新進展,不僅體現在人民幣的支付貨幣功能不斷增強,還體現在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功能的日益顯現。 央視記者陳明磊:我現在所在的這間辦公室就是倫敦金融城里外匯交易最活躍的交易室之一,這里主要負責歐洲時段的交易,以及北美和亞太地區交易的無縫鏈接。在過去的兩年中,僅僅在這一個交易室里面,人民幣相關產品的交易就實現了翻倍的增長。可以說這里的每一個交易員都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見證者。 中國銀行倫敦交易中心債券銷售人員阿欽蒂亞·瓦爾瑪: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個央行持有人民幣資產并進行投資,這個數字在未來還將繼續增加。中國債券市場總規模為全球第三,并有望很快會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因此境外投資者的投資在未來具有增長潛力。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表達了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進一步加快了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外資對中國金融業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對包括債券在內的人民幣資產越來越信任、越來越有信心。 倫敦金融城亞洲事務大使馬雪莉:人民幣已經走過了十分漫長的道路,我們會在倫敦看到全球對它的興趣。就清算和交易量而言,在亞洲以外地區,倫敦占據了人民幣交易的頭號位置,大多數央行都會通過倫敦進行一些交易,所以我認為,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即使在貨幣(匯率)波動期間也是如此。 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孟珂琳:隨著中國的開放以及“一帶一路”等項目,我們真心希望看到中國在資本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我們期待看到人民幣離岸的持續增長。 |
相關閱讀:
- [ 09-28]財政部:將在香港發行30億美元主權債券和50億元人民幣國債
- [ 09-28]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792元 下調150個基點
- [ 09-26]便利不是拒收人民幣的理由
- [ 09-25]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440元 下調83個基點
- [ 09-10]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貶177個基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