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5年來,中國與拉脫維亞在文化、教育等領域展開合作,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不斷提速。中國博大的文化、開放的格局讓拉脫維亞人心生向往。
貝教授在孔子學院接受央廣記者采訪。(央廣網記者劉志軍 攝) 在拉脫維亞大學孔子學院,像蜜雪兒這樣喜歡中國文化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而引領他們入門的老師,便是拉脫維亞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貝德高教授。喜歡被人稱作“貝教授”的他,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爽朗的笑聲讓人很難想象這位學者已經有80歲的高齡了。說起與中國的緣分,貝教授侃侃而談。他說:“1949年,我當時12歲,我父親拿著一份報紙給我看,他說世界上誕生了一個新的國家。” 當年,年幼的貝教授被中國深深地吸引,上世紀60年代,他開始在莫斯科大學學習漢語,在隨后的數十年中,他穿梭于拉脫維亞和中國。 貝教授早先因為一份報紙,與中國有了不解之緣。今天,拉脫維亞依托共建“一帶一路”,與中國拉近了距離。拉脫維亞是第一個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的波羅的海國家,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文化也走進了拉脫維亞,激發了當地人向往中國的心。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