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5年來,中國與拉脫維亞在文化、教育等領域展開合作,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不斷提速。中國博大的文化、開放的格局讓拉脫維亞人心生向往。
圖為貝教授著作。(央廣網記者 劉志軍攝) 為了幫助更多的拉脫維亞人學習漢語,貝教授編纂了3部有關拉脫維亞語和漢語的詞典。其中,《漢語·拉脫維亞語辭書》的電子版即將面世。貝教授說,中國是他的“第二故鄉”。“每一年都去中國,不過,還沒去過的地方比去的地方多。去年,我去了湛江、西安,我會說一點上海話,‘我是上海人’(上海口音)。” 中國和拉脫維亞間的文化相通將為兩國合作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石。對此,尚勸余教授深有體會。他說:“‘一帶一路’倡議之后,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中文和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學院是傳播弘揚中國文化的一個橋梁,我們的學員除了學生之外,還有社會人士。有個70歲的學員前年參加漢語橋比賽,還得了獎。” 語言相通搭建起了中拉兩國文化交流的大橋。中國文化也在拉脫維亞埋下了希望的種子,這顆種子正在生根、發芽。 為了進一步擴大拉脫維亞與中國的學習交流,從2014年開始,拉脫維亞大學孔子學院每年都會組織夏令營活動。學生們前往北京、廣州多地,體驗中國文化。拉脫維亞大學教授Zaneta Ozolina(扎涅特·奧佐林娜)告訴我們,許多愛好中國文化的拉脫維亞年輕人正在通過中國政府獎學金、孔子學院獎學金實現夢想。“未來,我們將在科學、經濟等方面多多交流,邀請更多的中國大學參與到其中來。這些合作一開始只有一、兩個大學參與,未來將會像花朵一樣綻放,數量越來越多。”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