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門發布監測數據顯示,國慶假日期間旅游、零售和餐飲等領域消費亮點紛呈,公共交通、安全生產以及自然災害等方面形勢總體平穩。 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26億人次 國慶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26億人次,同比增長9.4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990.8億元,同比增長9.04%。 國慶假期市場呈現文化參與范圍廣、惠民措施覆蓋面廣、文明旅游參與度廣的特征。調研數據顯示,國慶期間,超過90%的游客參加了文化活動,前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的游客達到40%以上,37.8%的游客花在文化體驗的停留時間為2至5天。10月1日—7日文化類景區整體預定量同比增長超過36%,景區門票、文化展演類產品預定量增幅最大。全國各地出臺實施981個國有景區免費開放或降價措施。 零售和餐飲消費約1.4萬億元 商務部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4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9.5%。今年“十一”黃金周,全國消費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吃穿用等傳統消費提質升級,文化、旅游、體育等新興消費亮點紛呈,線上線下融合、智慧商店、移動支付、綠色共享等新模式蓬勃發展。 黃金周期間,各地有機食品、時尚服飾、金銀珠寶、超高清電視、智能手機、智慧家居用品、綠色家裝材料、汽車等商品銷售紅火。網絡購物、網上訂餐、定制旅游、共享民宿、移動支付等新消費模式持續火熱。黃金周前6天,一些電商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20%以上,一些網絡訂餐平臺訂單數同比增長50%以上。 民航運送旅客1222.7萬人次 今年國慶假期民航運行安全平穩,共保障航班110920班,同比增長6.1%,日均保障飛行15846班;運送旅客1222.7萬人次,同比增長8.7%;全國航班正常率為92.8%,同比提高8.4個百分點;平均客座率超過85%。民航運輸安全、順暢、有序,充分滿足了旅客出行需求。 民航局監測的全國主要城市始發航班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期間,民航出港航班客座率整體相對較高的有北京、上海、西雙版納、麗江、深圳、拉薩、杭州、天津、石家莊、長沙、南昌、重慶、寧波、廣州、南京、鄭州、無錫等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其中10月1日—3日,拉薩、寧波、天津、杭州、北京、石家莊、重慶、鄭州等地機場平均出港航班客座率超過91%;10月5日—7日,西雙版納、桂林、井岡山、三亞、珠海、黃山、南昌等地機場平均出港航班客座率超過92%。 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4%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國慶假期全國道路交通總體安全順暢,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比往年大幅下降。截至10月7日19時,全國接報涉及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4%和47%,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下降50%,未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 國慶假期時間長、出行人數多、交通流量大,長中短途客流、旅游流、探親流相互交織,交通安保工作面臨巨大壓力。全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提前研判部署、提前清除隱患、提前預警提示,全程指揮調度、全程宣傳引導、全程督導檢查,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不斷提高指揮科學性,全力防范大擁堵、大事故。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級公安交管部門節日期間日均出動警力18萬人次、警車6萬輛次,啟動交警執法服務站4000余個、臨時執勤點1萬余個,維護秩序、守護安全、服務群眾。 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同比下降61.1% 截至7日17時,國慶假期全國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接報較大生產安全事故7起,死亡和失蹤31人,分別同比下降61.1%和52.3%。 全國自然災害形勢平穩。全國未發生5.0級以上地震,未出現大范圍降雨。西藏那曲市先后發生4.2級、4.1級地震,云南、山東部分地區遭受洪澇風雹災害,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發生雪災,浙江東北部出現大雨和7—9級陣風。截至7日17時,今年國慶假期全國自然災害損失同比減少九成以上。 節日期間,全國消防部隊共接警出動1.65萬起,營救被困群眾2232人。各地共設置臨時執勤點7667個,派出官兵4.6萬人次、消防車8939輛,實施駐點巡邏檢查,確保重點單位、重點景區和重要交通樞紐等消防安全。森林消防隊伍靠前駐防,第一時間應對處置,國慶節假期及時撲滅了10余起森林火災。 |
相關閱讀:
- [ 10-08]廈門抽查國慶長假公車使用管理 檢查情況總體良好
- [ 10-08]國慶長假290萬人游花樣漳州 吸金21.17億元
- [ 10-08]長假不停工 高新區實驗小學土方開挖預計20日完成
- [ 10-08]“十一”長假結束不想上班?這幾招讓你“滿血復活”
- [ 10-08]國慶長假消費市場觀察:黑科技刷新消費新體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