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0月7日電 記者手記:阿富汗戰爭17年,美國何時收手? 新華社記者劉陽 2001年10月7日——“9·11”襲擊事件之后不到一個月——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入侵阿富汗,至今已經滿17年。 17年來,3萬多阿富汗平民死于戰火,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法新社評價,阿富汗局勢17年來沒有重大改變,塔利班勢力依舊強勁,和平進程沒有取得突破。 美軍近2300人在阿富汗戰爭中陣亡,戰爭直接耗資超過9000億美元,間接支出或高達2萬億美元。目前,仍有大約1.4萬名美軍士兵駐扎在阿富汗,撤軍遙遙無期。 近年民調顯示,美國民眾普遍認為阿富汗戰爭是一場失敗。例如皮尤公司近期民調顯示49%的美國人認為戰爭沒有達到目標,而2015年的一項類似調查顯示56%的美國人認為阿富汗戰爭“基本失敗”。 在這17年中,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剛入侵阿富汗時,當地幾乎沒人上網或使用手機,而現在阿富汗已擁有350萬網民和2400萬部注冊手機。當年美國人主要依賴報紙、電視了解新聞,現在則可以通過推特、臉譜等新興社交平臺無死角跟蹤最新局勢。 諷刺的是,科技的發展讓信息流通變得更加便利,卻未能阻擋美國人逐漸遺忘尚未結束的阿富汗戰爭。 或許是缺乏令人熱血沸騰的攻城略地,或許是伊拉克戰爭和敘利亞戰事吸引了更多注意力,總之,這場美國歷史上除越戰外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早已不再是熱門話題。 誠然,國防部依然發布阿富汗戰事年度報告,每年國防預算也依然會劃撥數百億美元的“戰爭專款”,但在五角大樓的新聞簡報會上,只有當美軍士兵陣亡時,阿富汗戰爭才會被提起。就連每周一次的戰地連線記者會也都安排伊拉克戰爭指揮官參加,因為那里的新聞才更有可能吸引讀者。 在美國各大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上,關鍵詞“阿富汗”被輸入的次數逐年下降。與民眾一樣,淡漠同樣反映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推特上:他上任后的上千條推特中僅僅提到“阿富汗”5次。 有美國媒體指出了遺忘的可怕。在美國,和平和戰爭時期的分界線已經模糊。戰爭不再需要全國動員,只要政府定期“刷卡付賬”,缺乏切身感受的普通民眾早已忘記自己仍在為戰爭出錢出力,哪怕有人在犧牲。 沒有公眾盯著,能在戰爭中獲益的人自然樂得讓戰爭繼續下去,而反對者也因為擔心政治后果而不愿挺身而出。 特朗普在2017年為繼續在阿富汗駐軍辯護:“匆忙的撤退會制造真空,而恐怖分子將迅速填滿這個真空。”但他只說明了不走的借口,卻沒有清晰給出撤軍的標準。到底怎樣才算取得戰爭勝利?從小布什政府、奧巴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沒人能說得上來。 在2011年本·拉丹被擊斃后,有人建議美國政府“見好就收”,但未被采納。現如今,阿富汗局勢已成僵局,美國更加騎虎難下。 今年7月,美國一改以往姿態,公開尋求同塔利班進行對話,被視為妥協之舉。或許,17年之后,美國終于累了? |
相關閱讀:
- [ 08-22]如何處理16年阿富汗戰爭?特朗普將做新決定
- [ 10-08]調查指美國在阿富汗戰爭開銷達6850億美元
- [ 12-15]英媒:阿富汗戰爭消耗美國納稅人近萬億美元
- [ 02-01]美媒:美國將在阿富汗戰爭中“陷”得更久
- [ 02-28]阿富汗戰爭老兵截肢后成健美先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