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務院印發(f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以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今年4月,全球第一本面向高中的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面世,全國40所中學成為首批 “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基地學校”試點人工智能課程。 對此,不少專業(yè)學者認為,基礎教育大力發(fā)展AI教育的時機已到。然而,何為“學習起點”爭論不一。 其實,高中生學習AI知識,“零起點”并非理想狀態(tài)。市西中學科技總輔導員、AI課程教師錢晉表示,AI教育涉及編程、高等數學、概率論等相關內容,這些都超越了高中生原有的知識體系。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高中生初遇AI,往往 “一頭霧水”?!度斯ぶ悄芑A(高中版)》教材的編寫思路也印證了這一事實:它幾乎舍棄了所有復雜數學推演的相關內容,僅僅展示了數學計算的結果,同時大量使用定性的語言解釋原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就打下編程等相關知識的基礎,對于高中階段AI課程的學習大有裨益。所以,AI課程的布局恐怕要從小學階段從長計議。錢晉舉例說,以《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教材為例,大多數高中生會覺得教材部分談及AI理論的知識有些艱深,難以理解,而教材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使用時,有不少學生反映教材內容過于簡單。 這給AI教育提出了新問題——該學科的布局恐怕要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進行一貫制的思考。比如,小學期間掌握編程等基礎知識,高中期間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到了大學,才是學生們真正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時候。在華東師范大學考試與評價研究院院長、慕課中心主任陳玉琨看來,人工智能是一個值得青少年兒童學習的領域,而且“早接觸有早接觸的好處”,因為它會引導孩子們進行多種途徑的探究,但是“AI進課堂”的關鍵在于是否采用了各個學段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和內容。比如,對小學生來說,就要用趣味性增加可學性。 |
相關閱讀:
- [ 10-11]建設網絡強國 引領智能未來 中國電信綻放2018國際通信展
- [ 10-11]智能手表種類那么多 哪種討用戶歡心?
- [ 10-10]我國學者發(fā)現能增強抗肝纖維化療效的“智能療法”
- [ 10-10]莆田:“閩善行”助力尋回走失老人 用“互聯(lián)網+”打造“智能養(yǎng)老”新模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