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還是一名高中生的趙理曾聽到科學家父親說,他們要干一件大事。“是原子彈嗎?”“不,但是和原子彈一樣重要。”“那是什么事?”“現在還不能告訴你。” 10月15日,在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空間中心)建所60周年大會會場上,已是滿頭華發的趙理曾回憶起了這段往事。對她來說,今天還有另一層特別的意義,今天也是她的父親、空間中心創始人趙九章先生誕辰。 走進空間中心位于懷柔科學城的辦公區,大廳的中心位置擺放著趙九章先生銅像,周圍的展板上記錄了空間中心一路走來的堅實足跡。 “空間中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為了研制‘東方紅一號’衛星而組建的中科院‘581’組。”空間中心主任王赤說道。 空間探秘一甲子,科學報國六十年。從“東方紅一號”到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從“雙星計劃”到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空間中心一直扮演著國家空間科學戰略科技力量的角色。 甲子輪回,再度起航,中國空間科學事業正在鋪開全新的發展藍圖。王赤介紹,2018年7月,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正式啟動,瞄準宇宙和生命起源與演化、太陽系與人類的關系兩大科學前沿。“嫦娥四號”計劃年內發射,將開展月球背面探測和科學研究。子午工程二期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即將開工建設。 作為空間科學與應用事業的一部分,載人航天在后空間站時代該如何謀篇布局,這是曾擔任過空間中心主任的顧逸東院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盡管載人航天一直伴隨著很多爭議,但事實上,美國一直將載人空間探索作為空間領域全球領導地位的保證,并為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 “美國搖擺20年的載人探索技術路線開始明朗,已經有時間表,即2025年左右。”顧逸東指出,美國最終目標仍是載人火星和深空,目前提出的建設地月空間站的方案,兼顧月球、深空探索和未來的火星計劃,同時也兼顧其他合作國家不同的月球探索計劃。 我國也正在開展載人登月方案論證。在顧逸東看來,單純采用人貨分運的月球軌道交會載人登月方案,任務相對單一,持續發展代價大,科學任務受限,綜合效益不高。載人探索應特別重視長遠布局、綜合效益考量,體現持續發展理念,創新任務方案,不要亦步亦趨跟隨美國曾經提出的方案。 對此,顧逸東建議從單純的載人登月,變為綜合考慮地月空間利用、載人月球探索和未來深空探索。在支持載人月球探索的同時,開展科學驅動的月球考察,進行包括空間物理、空間天文在內的前沿科學研究。同時,以此牽引新技術發展,比如新能源(核電)推進、電磁彈射和天體借力變軌、自主智能導航等。 “建設空間站是我國空間科學與應用發展的歷史機遇,將滾動征集項目,開放合作,建成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后空間站時代還有重大機遇。”顧逸東強調。 |
相關閱讀:
- [ 09-29]阿聯酉首位宇航員明年將首飛太空 恰逢世界航天日
- [ 09-29]國家航天發射場開啟民營商業火箭發射先河
- [ 09-28]航天人才張小平離職風波的警示
- [ 09-21]“中國防務”亮相2018年非洲航空航天與防務展
- [ 09-20]中國航天:火星探測第一步任務正在順利推進實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