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去哪”風波暫息 明星“逼宮”會否成NBA常態?
2018-10-16 10:24:34??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小妮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6日電(王思碩) 在短短一個月里先后4次提出交易要求的吉米-巴特勒,終于在與森林狼隊的僵持中讓步,考慮在新賽季揭幕時歸隊。“巴特勒去哪兒”的鬧劇來勢洶洶卻草草收場,引人深思之處在于,手握大合同的明星球員逼宮管理層,似乎有朝常態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巴特勒剛滿29歲,正值當打之年。2011年進入聯盟,在芝加哥公牛效力了6個賽季,去年夏天剛剛被交易至森林狼,再次與公牛時期的恩師湯姆-錫伯杜重逢。改換門庭并沒有耽誤他第4次躋身全明星陣容,更一舉率隊時隔14年重返季后賽,但在新環境里,人際關系卻成了橫亙在他與球隊之間的一道屏障。 在巴特勒到來之前,森林狼把唐斯、威金斯視為核心,而兩位年輕人的性格和初來乍到接手球隊的新領袖并不合拍。上賽季,巴特勒多次指出兩位后起之秀的態度方面存在不小的問題。季后賽被淘汰前,巴特勒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公開指責隊友:“我在比賽里竭盡自己所能,我唯一想要的就是贏球,但我環顧四周,隊友們好像和我不是一條心,我真的理解不了這一點。” 隔著年齡“代溝”,心高氣盛的唐斯和威金斯顏面掃地自然不會高興。“新大哥”和“小老弟”間的矛盾逐漸積累到不可調和的程度。暴脾氣一上來,誰也拉不住,休賽期里,合同還剩最后一年的巴特勒拒絕與森林狼提前續約,而唐斯也遲遲不理睬球隊擺到眼前的頂薪合同…… 當地時間9月19日,也就是新賽季訓練營開始前幾日,巴特勒就未來發展問題約見錫伯杜。這次會談成效甚微,沒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隨后巴特勒團隊果斷向球隊提出交易申請。在短短20多天時間里,這出鬧劇不斷升級:森林狼漫天要價嚇跑不少買家,巴特勒更是反復重申離隊決心。 巴特勒這么一鬧,唐斯立刻在續約合同上簽字,威金斯的親哥哥也在社交媒體上說起了風涼話。議論聲此起彼伏,正當人們等待著最終結果的時候,巴特勒卻主動讓步,同意球隊“比賽與運作交易同時進行”的方案。“我打籃球的年頭實在太長了,不能讓這份熱忱無處安放。我深愛這項運動,也愿意為之傾盡所有,只有對抗和競爭才能讓我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所以,我要盡快回到球場,”巴特勒說。 如此轉變雖然無法緩和積怨已久的隊內矛盾,但對于各方而言,已是眼下打破僵局的唯一出路。與熱火談判破裂后,森林狼短期之內找不到更合適的買家。新賽季腳步臨近,如果巴特勒固執己見,一方面,球隊即戰力會大打折扣,而他自己也面臨無球可打的尷尬局面,這或許會影響到他下一份合同的價值。 “雙輸”的結局已經不能挽回,兩方也在可操作的范圍內力求將各自的損失降到最低。毋庸置疑,這次風波帶來的消極影響還會持續蔓延一段時間。 巴特勒要求離隊的消息傳出以來,圍繞在他周遭的兩種極端聲音一直在“打架”。有人說,巴特勒是一個對待籃球嚴謹認真的人,他的內心充滿求勝欲,“是個百里挑一的好隊友”。那些不太友好的聲音則揭露了一些真假難辨的案例,從苛責隊友的角度論證他“渾身都是刺,難以相處”。顯然,性格是否合群也會納入諸多潛在買家的考慮范疇中,而巴特勒已經在兩年間接連與兩支球隊鬧僵了。 相較巴特勒而言,森林狼付出的代價要慘重得多。帶著注定無法平息的矛盾開啟一段嶄新征程,這對一支迫切希望沖擊季后賽的西部球隊所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賽季前半程,“巴特勒去哪兒”的難題或許得不到妥善解決,無論在更衣室里,還是球場、訓練場上,跌至谷底的尷尬氛圍會讓每個人都不能專注在核心工作上。 森林狼隊正在遭遇的困境,半年前馬刺經歷過,一年前騎士、步行者也感同身受過。 上賽季,馬刺與萊昂納德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萊昂納德不僅公開表達了離隊意愿,還將“下家”的目標鎖定在了洛杉磯,如此操作幾乎將馬刺推入“深淵”,湖人、快船兩隊瘋狂壓價,其它球隊則望而卻步,擔心在合同僅剩最后一年的萊昂納德身上付出的代價打水漂。 去年夏天,騎士與步行者也面臨相似處境。歐文不愿與“小皇帝”詹姆斯繼續共事的消息被爆料之后,騎士與凱爾特人運作的大交易在賽季上半段宣告失敗,球隊不得不在冬季交易窗口關閉前再度大換血。步行者方面,當家球星“泡椒”直言下一份合同將會與湖人隊簽訂,不會留隊,不過與雷霆交易達成一年后,喬治食言與新東家續約,步行者也“因禍得福”在那筆交易中換來了新領袖維克托-奧拉迪波。 事實上,兩年間出現4次典型明星“逼宮”事件,應該引起聯盟上下的警惕。曾幾何時,球員與球隊之間的矛盾都在私下里“暗斗”,但如今人們對于信息傳遞的意識與日俱增,“紙里包不住火”,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慎都有可能導致“暗斗”變成“明爭”。 “逼宮”事件多半意味著有單方面違約的意愿,一定對當事人的信譽度造成負面消耗。可明星球員的價值、實力帶來的價值和吸引力,讓諸多球隊甘愿鋌而走險。這樣一來,處于被動一方的球隊層面便要承受更多“傷害”了。 球員提出離隊后,就成了“燙手的山芋”,很多買家以此為突破口,壓低籌碼,脅迫母隊交易。核心球員離隊帶來的陣容和戰術思路上的改變需要一段時間消化,而這勢必將會影響球隊的戰績與商業利益。 無論如何,球隊在處理“逼宮”問題的時候,難以避免利益上的損失。正如未來一段時間里的森林狼,還要再泥潭中繼續掙扎。而這樣的情況理應通過規則加以約束,謹防朝著常態化方向發展。球員的權益需要保障,球隊亦然。(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