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10月20日電(劉著之)19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湖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主辦的“德國媒體湖湘文化行”采訪團走進湖南常德,感受中德友好交往的濃厚氛圍及當地獨特的文化藝術。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北部,因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被稱為“桃花源里的城市”。由于城市以“德”為名,不少常德市民對德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常德與德國之間的友好往來也十分頻繁。 “桃花源意味著自由美好的世界,與西方文化中的烏托邦相類似。”常德市武陵區宣傳部長余習瓊的一席話,拉近了常德與大家的距離。她說,自己對德國人嚴謹務實的精神很敬佩,閑暇時還常去常德穿紫河畔的德國小鎮散步。 當天,德媒記者一行乘船夜游穿紫河,便在沿途邂逅了這座原汁原味的“德國小鎮”。2016年開始運營的常德德國風情街,以德國漢諾威市為藍本設計,從建造團隊到店鋪經營者,大多是德國人。常德市民不僅能在此品嘗到地道的德式啤酒、咖啡,還能淘到廚具、家具等。 早在2004年,常德和漢諾威就“因水結緣”,合作開展水系治理。11年后,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常德市成功入選中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如今,德漢兩地在工業制造、城市建設、文化藝術等方面交流合作越發深入。 10月29日,一批優秀的常德藝術形式還將借“文化中國·湖南文化走進德國”活動的契機,與德國杜塞爾多夫市的市民見面。德國媒體團也因此在常德“搶先”欣賞了一場預演。 演出現場,長達7米、寬1米的麻質畫《花開盛世》展現在德國記者面前,畫面中十余朵雍容華貴的牡丹栩栩如生。據介紹,在常德所處的洞庭湖平原,一種叫黃麻的植物生長茂盛。上世紀90年代,藝術家們就地取材,以麻纖維為顏料、麻布為載體,創作出精美絕倫的“麻質畫”。當知道這種創作技巧目前只有少數幾位畫師掌握時,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肅然起敬。 素手纖纖,撥弄琴弦……悠揚婉轉的常德絲弦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地方曲種,使用常德方言演唱,以揚琴、琵琶、三弦等絲弦樂器伴奏。“這種live show(現場表演)的效果令人震撼而著迷。很高興它能走進德國,相信當地人會和我一樣喜歡。”《威斯特法倫消息報》記者馬丁·舒特維希特爾說。(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