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輝改編《茶館》揭幕第六屆烏鎮戲劇節 有人看哭了,有人坦言沒看懂 烏鎮戲劇節前天開幕,孟京輝執導的《茶館》作為開幕大戲,拉開了這場戲劇狂歡的序幕。在舞臺上,經典的《茶館》大變身,有的觀眾表示看哭了,有人則表示沒看懂。昨天,孟京輝在烏鎮戲劇節“小鎮對話”活動中表示“藝術家有重塑經典的權力”。 “孟京輝”“《茶館》”,這兩個詞的組合吸引了不少人,熟悉孟京輝和熟悉《茶館》的人大概都想知道這個組合會呈現出一個什么樣的作品。在排演期間,孟京輝就曾表示:“排演這部劇,我天天都在‘迷路’,但我喜歡這樣,這是一次對老舍的精神拜訪,而不僅僅是依照他的劇本來做戲劇。”該劇的戲劇構作則是來自德國的塞巴斯蒂安。他不僅是德國當代藝術大師卡斯托夫的御用戲劇構作,還是一名紀錄片導演、策展人和作家,在藝術活動方面也非常活躍,是歐洲劇壇首屈一指的前沿藝術家。 大幕一拉開,觀眾就感覺有點兒“迷路”了。與孟京輝合作過三十多部作品的舞美設計張武,呈現了他單場最大的舞美作品:一個19米長、16米深、11米高的鋼鐵巨輪。它被張武稱為“輪子”,《茶館》中的時代與命運,都在這巨大的生命之輪中更迭轉動。 第一幕中,演員們高低錯落地坐在輪子上下,念著《茶館》里的臺詞,嘶吼式的臺詞表演開始凸顯孟氏風格。演員不戴麥克風的嘶吼,雖然風格鮮明,但也讓不少觀眾為他們的嗓子擔心,看后即有觀眾表示要給嘶吼得最厲害的演員陳明昊買潤喉糖。 孟京輝眼里《茶館》的關鍵詞是:壓迫、饑餓、自由、友誼、時間、死亡。而這出新版《茶館》則是一場關于老舍、裕泰茶館、茶館掌柜王利發和眾多形色各異的主顧的時間之旅。這場旅程從清朝末年開始,橫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在當下結束。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代表作《微神》的內容也融入其中。 作為一部孟京輝導演的作品,這樣的《茶館》并不陌生,演員的表演、舞美、臺詞都帶有明顯的孟氏風格,放到他別的作品中也并不覺得違和。而作為《茶館》本身,則是全新的,觀者也不必拿著什么參照物去對照著看,畢竟老舍先生在談到《茶館》的創作時,也曾說過“我的寫法多少有點兒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相信他也不會苛求后輩的改編困在一個固定的套路里。中戲教授沈林認為,孟京輝的創作挖掘出了老舍作品中隱含的信息,而不是僅僅把他當作一個京味兒劇作家看待。 演員方面,這次孟京輝不僅邀來了演員文章飾演王利發,還把與自己合作多年的陳明昊、韓青、齊溪、劉暢、丁一滕、趙紅薇等特別有能量和爆發力的演員,全部聚攏到這部戲里,可見對這部戲期望之高。 雖然看完這出戲感動者有之,看不懂的更是大有其人,甚至有人為這種改編感到憤怒。但正如戲劇構作塞巴斯蒂安所說,要發掘經典,破壞也是一種方法。(記者 牛春梅) |
相關閱讀:
- [ 03-09]閩南大戲院戲劇節昨日開幕 臺灣原創音樂劇《釧兒》首來廈
- [ 11-08]海峽兩岸大學生戲劇節10日至13日在廈門舉行
- [ 11-08]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大學生戲劇節將于10日至13日舉行
- [ 07-07]高甲戲《大稻埕》 把閩南味帶到寧夏 入選中國戲劇節
- [ 05-10]中韓日戲劇節昨晚在廈門開幕 優秀話劇將連演六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