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0月20日電 題:會“游”的飛機、會“飛”的船——國產(chǎn)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 皮曙初、胡喆、李勁峰 10月20日,“鯤龍”AG600滑向水面準備起飛。當日9時05分,國產(chǎn)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xiàn)水上首飛起降。新華社記者程敏 攝 “鯤能化羽垂天,摶風九萬;龍可振鱗橫海,擊水三千。” 20日,中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xiàn)水上首飛。 至此,中國大飛機終于邁出“上天入海”完整步伐,建設航空強國輪廓愈發(fā)明晰。 乘風破浪:“鯤龍”擊水需要邁過幾道坎? 高速滑行、騰空而起,輕緩入水、水花朵朵。在大家的期待中,“鯤龍”AG600繼成功完成陸上首飛后,乘風破浪,在水上交出一份亮眼的首飛答卷。 “‘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介紹,盡管去年底“鯤龍”已在珠海順利陸上首飛,但對于一架水陸兩棲大飛機而言,必須經(jīng)歷水上首飛起降考驗,才稱得上水陸兩棲。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