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電影《流浪地球》在中華航天博物館宣布正式定檔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該片導演郭帆,原著作者劉慈欣,主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吳京等首次全陣容亮相。這也是劉慈欣第一部被搬上大銀幕的作品。 1999年,劉慈欣發表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此書為他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在故事描繪的未來世界里,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已無法生存。面對絕境,全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 郭帆表示,他做導演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喜歡科幻片,但他從小就覺得很奇怪,“一直沒有看到國產科幻片”。讓《流浪地球》成為近幾年國產硬科幻電影的一次突破,也是他這幾年創作的動力。 之所以選擇改編《流浪地球》,則是他在比較劉慈欣多部小說后做出的決定。“2015年我看過劉老師的三部作品,覺得《流浪地球》是我們現階段最容易搬上銀幕的一部。”他說,電影除了通過宏大的特效場面帶來視覺奇觀,還以現實為基礎,基于中國文化來創作。片中展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對家的情感、對地球家園的依戀,這種“家”的概念是影片定檔春節檔的重要原因。 影片歷時三年籌備,2017年5月正式開拍。拍攝前,團隊制作了8000余格的分鏡、30多分鐘的動態預覽。郭帆專門邀請了四位中科院科學家一同探討,最終建立了一套嚴謹的世界觀。他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文化內核和美學呈現必須是中國的,這樣觀眾才會認同并產生共鳴。 作為原著作者,劉慈欣對電影改編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包容度。他說:“電影跟小說是不一樣的藝術,遵循的規律不一樣。電影的主要創作者是導演、編劇、制片人,對小說肯定會有很大的改動,原著作者也應該理解他們,給他們足夠的自由。”他表示自己很期待看到自己筆下的場景被呈現在大銀幕上,“讓地球變成一個宇宙飛船是很有畫面感的,非常適合大銀幕”。 繼《戰狼2》后,吳京成為該片的主演和出品人之一,他在片中飾演一位中國航天員。“這個角色沒有故意高大上,而是非常人性化的一個父親形象。這一身份最初吸引了我。片中一些父親為兒子無畏付出的情節,讓我想起了我的大兒子出生時早產,在ICU待了十幾天,病危通知書都下了。當時我想,把我的命拿走都行,請把我的孩子留下來。”吳京說,片中角色讓他感同身受,與其說這個人物是一個航天員,不如說他是一位生怕對孩子有歉疚的父親。 之所以愿意接拍該片,吳京坦言,他在郭帆身上看到了當年籌備《戰狼》時孤注一擲的自己。“中國科幻片一直沒有人拍,如果還不拍,又會落后別人五年十年。總得有人去拍,我不支持,誰支持呢?我是抱著當炮灰的心態來拍的,但也許這事兒就成了呢?” |
相關閱讀:
- [ 07-13]吳京《流浪地球》演宇航員 對中國科幻有信心
- [ 07-11]助力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吳京首度詮釋太空宇航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