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總結《朗讀者2》為何贏得口碑—— 不被潮流裹挾 不被流量綁架 北京日報訊(記者 李夏至)昨天,央視文化節目《朗讀者》第二季研討會暨同名書籍多語種海外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作為節目的制片人、總導演、主持人,董卿在會上深情地回顧了第二季制作以來所遭遇的困難、問題以及播出后收到的良好反饋。 董卿說,思索到最后,團隊決定維持《朗讀者》自身鮮明的特點,“我們覺得應該堅持不被潮流所裹挾,也不被所謂的流量綁架。”據她介紹,第二季的整體創新體現在嘉賓選擇上,那些極少出現在綜藝節目中的面孔在節目中亮相,像編劇劉和平以及作家王蒙、賈平凹、馮驥才、余華、梁曉聲、麥家等。第二季出現的科學家群體如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冰川地貌學家崔之久、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程不時、古脊椎動物學家張彌曼、中科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等,他們的到來不僅給大家打開了一扇科學的大門,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科學家身上特有的氣質,樸素而堅韌,具有矢志不渝建設科學強國的精神。 董卿表示,第二季嘉賓高齡的有不少,像94歲的黃永玉先生、96歲的吳孟超先生、90歲的王智量先生,“他們有特別坎坷的人生經歷,但是老了卻有著極為通達的人生態度,一方面有專業領域的成就,另外一方面有謙和處事的哲學,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經歷是和我們國家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強盛的過程緊密相連的。” 除了在嘉賓選擇上形成了非常鮮明的風格,第二季在內容上也有突破的地方,更多涉及一些當下社會性話題、新聞性話題,如港珠澳大橋建設、兒童保護、器官捐獻等。董卿表示,包括朗讀文本的選擇,節目組也試圖在第一季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像第二季第一期嘉賓、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選擇的讀本是《禮記·大學》。董卿認為,薛其坤先生以這樣一篇文章致敬清華大學第一任物理系主任、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葉企孫先生,再適合不過了。 董卿最后不無動情地回憶起第一季《朗讀者》,提起當初的承諾“愿傾盡所能給生命以敬畏,給文學以禮遇”。“我們有一種對生命的敬畏感,對工作的使命感,希望我們用鏡頭記錄下的東西,未來能夠成為這個時代的記憶。” |
相關閱讀:
- [ 08-22]一句口誤,董卿哭了三天:成大事者,絕不會輕易辜負人
- [ 07-30]馬伊琍與董卿談父母落淚:我也曾抱怨父母不如“別人家的爸媽”
- [ 05-28]董卿用眼淚致敬的一個家族故事,你想像不到……
- [ 04-25]董卿《朗讀者》第二季歸來 用心解答朗讀的意義
- [ 02-27]兩代央視一姐合體!董卿倪萍錄節目雙雙淚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