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戎裝,英姿勃發。他的歌聲高亢明亮、音域寬廣,他的演唱雄健激昂、飽含深情,他從小聽著《烏蘇里船歌》長大,“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三江水撫育了我,滋養了我的歌唱藝術”——他就是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趙景春。 在觀眾的眼里,趙景春是個非常直爽的黑龍江人,唱歌的時候,可以從他的眼中看到一種力量,一種執著,一種堅毅,一種僅屬于中國軍人的氣質。 《我們是英雄的火箭軍團》、《再唱烏蘇里》、《山水醉了咱赫哲人》、《當兵的男兒走天涯》、《放歌大三江》……多年來,他演唱了眾多深受聽眾喜愛的歌曲,參演過各類大型文藝晚會,獲得五個一工程獎,軍旅歌曲大賽特殊貢獻獎,全軍文藝匯演一等獎等多項大獎。 出生在黑龍江省同江市的趙景春,原本是體育運動員,一個偶然的機會進了文工團。“當時我是速滑運動員,記得那是1981年11月1日,市里成立赫哲族文工團,把我招入文工團。”趙景春說,到了文工團以后當了4年學員以后轉干,成績越來越好,常參加全國、全省的少數民族匯演,并頻頻獲獎,“市里就送我到中央民族大學音樂舞蹈系學習。當時我們這些同學有烏日娜、包括我愛人于秋穎,她也是唯一的赫哲族走上藝術院校搞聲樂專業的女高音。” 成績優異的趙景春畢業后又回到赫哲族文工團。幾年后,在老師金鐵霖的指導下,趙景春穿上軍裝入伍進了當時的二炮文工團。 談到部隊生活,趙景春感慨頗多。“剛到團里的時候就經常下部隊,一下去就近一個月。最讓我難忘的是去青海德令哈,大冬天洗不了澡,還有高原反應,而且一天最多四五場演出,條件很艱苦。”趙景春認為,這些經歷很鍛煉人,也練就了自己沒有吃不了的苦。 對于一個歌手來說,保持自己的歌唱狀態、良好的氣息和發聲技巧尤其重要,對此趙景春有自己秘訣。“雖然已年過半百,我每天還都喊喊嗓子、練練聲,每星期都唱一次。”趙景春說,最重要的是身體素質得跟上,如果氣息不足就無法駕馭作品,因為所有的聲音都是在氣息的基礎上發出的。 聲樂藝術是門綜合藝術,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藝術,不光只是演唱技巧,還涉及音樂基礎、作品分析、文學修養、個人閱歷和生活經歷。趙景春認為,如果沒有這些,藝術作品就是枯澀的,沒有生命力,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2017年是建軍90周年,對于軍人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趙景春在家鄉舉辦了一場音樂會,用自己的方式紀念這個特殊日子。音樂會演出舞臺很大,現場7萬多觀眾,演出很成功。 “我最近正在準備自己的新專輯,這張專輯的名字叫《我和騰飛的祖國》。”趙景春說,作品都已經錄制完成,專輯里都是原創作品,“其中有我最喜歡的《放歌大三江》,這首歌這次用了全新的編曲形式,體現赫哲族在黨的領導下奔小康,過上幸福生活。專輯里不僅有我的一些經典歌曲,比如《人民在我心中》《我們是英雄的火箭軍》《當兵男兒走天涯》,還有歌唱邊關哨所的歌曲,像《戰士為國守安詳》《駱駝草》《晚風吹過哨塔》等,還有空軍的作曲家李昕老師創作的《戰士為國守安詳》。我喜歡的不同風格的歌曲都放進里面了。” “2019年把這個專輯出來,還想想再唱一些新作品。”談及明年的打算,趙景春說。作為觀眾喜愛的歌唱家之一,趙景春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熱愛音樂、認真執著的歌唱家,他對未來的闡述很簡單,就是永遠歌唱美麗的祖國,永遠為人民歌唱。 “我熱愛歌唱,歌唱是我一輩子的事情,我要唱一輩子。我現在也教學生,把我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無私地傳授給他們,讓他們不走彎路。”趙景春說。(文/趙碧清) |
相關閱讀:
- [ 06-27]男高音歌唱家趙景春:從速滑運動員轉為唱歌(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