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在河北省武強縣農發家庭農場,游客在展示剛采摘的火龍果。河北省武強縣立足縣情實際,積極探索“現代農業游扶貧”,嘗試“南果北種”,引進臺灣紅心火龍果進行試種獲得成功,吸引了眾多縣內外游客前來參觀和采摘,為當地群眾開啟了一條致富新路。目前,該縣共種植火龍果50畝,帶動當地40余戶群眾實現增收致富。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11月8日,河北省武強縣農發家庭農場的工人在給火龍果剪枝。河北省武強縣立足縣情實際,積極探索“現代農業游扶貧”,嘗試“南果北種”,引進臺灣紅心火龍果進行試種獲得成功,吸引了眾多縣內外游客前來參觀和采摘,為當地群眾開啟了一條致富新路。目前,該縣共種植火龍果50畝,帶動當地40余戶群眾實現增收致富。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11月8日,游客在河北省武強縣農發家庭農場的大棚里采摘火龍果。河北省武強縣立足縣情實際,積極探索“現代農業游扶貧”,嘗試“南果北種”,引進臺灣紅心火龍果進行試種獲得成功,吸引了眾多縣內外游客前來參觀和采摘,為當地群眾開啟了一條致富新路。目前,該縣共種植火龍果50畝,帶動當地40余戶群眾實現增收致富。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11月8日,河北省武強縣農發家庭農場的工人在把火龍果裝箱打包。河北省武強縣立足縣情實際,積極探索“現代農業游扶貧”,嘗試“南果北種”,引進臺灣紅心火龍果進行試種獲得成功,吸引了眾多縣內外游客前來參觀和采摘,為當地群眾開啟了一條致富新路。目前,該縣共種植火龍果50畝,帶動當地40余戶群眾實現增收致富。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