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場古典音樂會宣傳微信貼的名字是《這是一個迷弟追求女神的愛情故事》,你會點開它,并考慮購買這場音樂會的門票嗎?前兩天,第四屆中國樂團藝術管理論壇在深圳舉辦,全國四十多家交響樂團的團長聚集在一起,就古典音樂在新媒體渠道宣傳是否要娛樂化的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中國樂團藝術管理論壇由指揮家余隆倡導,創辦于2015年,今年的第四屆論壇由深圳交響樂團主辦。討論到在新媒體傳播形式下推廣古典音樂時,寧波交響樂團書記、副團長童銘介紹,寧波交響樂團利用自己的樂團公眾號,以流行、接地氣的方式推廣古典音樂。“公眾號文章除了介紹樂團,剩下都是圍繞音樂季的內容。”童銘說,每一場演出都會有多篇推文,分別圍繞曲目、指揮家、演奏家等,“比如我們要上演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當時作曲家正迷戀一位女演員,所以我們的微信帖名字就叫做《這是一個迷弟追求女神的愛情故事》。” 童銘話音未落,中國愛樂樂團團長李南立刻提出了不同意見:“營銷手段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不太建議這樣庸俗化和迎合觀眾。”李南認為,這樣的“標題黨”過于娛樂化。“那如果介紹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樂》,那是柴可夫斯基獻給梅克夫人的,可是他與梅克夫人交往并不深,那是不是就要說是‘一對沒有見過面的男女的愛情故事’?”李南強調,“我們應該維護經典的形象,把《幻想交響曲》說成愛上女神的故事,就已經過度超越了藝術的本身。” 可童銘認為,這樣的微信傳播對樂團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推廣渠道,寧波交響樂團每條推送最后都會附上購票鏈接,微信內容做得有趣,確實有助于提高售票率。“而且我們不只用這種形式推廣演出,我們也有嚴謹的圖書館講座,也有規規矩矩的介紹,并非一味娛樂。”童銘補充道,“我們希望先讓觀眾走進音樂廳。” “我們非常鼓勵樂團吸引觀眾走進音樂廳。”論壇發起人余隆接著說,“但李南考慮的是,是否需要用這樣特殊的、娛樂化的方式吸引今天的觀眾?”李南的態度十分堅定:“今天有很多把古典音樂娛樂化的文章,但我們自己是干這行的,作為文化守護者,我們自己要有堅持。” 李南認為,經典就是經典,在學術領域古典音樂不能被庸俗化,就像《水滸傳》《西游記》等四大名著的名字,也不能隨意進行娛樂化的變更。在李南看來,如果介紹歌劇劇情,討論主人公愛上了誰,甚至在幻想中愛上了誰,這些內容上的介紹和普及都可以理解,但對于交響樂來說,“不能這樣用在題目上”。 聽到各位院團長和音樂界從事者的發言,余隆表示,樂團藝術管理論壇希望引發討論,并不一定要得出同一個結論。“但我個人認為,只有做好了內容才會有人關注。”余隆說,“包裝當然很重要,但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包裝上,因為最終,內容才是古典音樂永恒不變的本質。”(北京日報記者 韓軒) |
相關閱讀:
- [ 10-22]古典音樂界的時尚女魔頭穆特將亮相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 [ 06-08]比利時:讓孩子們與古典音樂“觸電”
- [ 05-18]星海20周年華彩演出季 在家門口古典音樂聽世界一流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