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劉晶濤配制制作景泰藍珀晶畫所用的顏料。劉晶濤是生活在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的一名非遺傳承人,她繼承家族景泰藍制作技藝,通過創新,將景泰藍產品做成平面畫作并裝進畫框,制作成景泰藍珀晶畫。據劉晶濤介紹,制作一幅景泰藍珀晶畫需要經過設計、制圖、繪圖、烘干、掐絲、點藍、再烘干、磨砂、裝裱、配框等十幾道工序。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11月14日,劉晶濤(右)在工作室對畫師進行指導。劉晶濤是生活在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的一名非遺傳承人,她繼承家族景泰藍制作技藝,通過創新,將景泰藍產品做成平面畫作并裝進畫框,制作成景泰藍珀晶畫。據劉晶濤介紹,制作一幅景泰藍珀晶畫需要經過設計、制圖、繪圖、烘干、掐絲、點藍、再烘干、磨砂、裝裱、配框等十幾道工序。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11月14日,畫師在劉晶濤的工作室進行景泰藍珀晶畫創作。劉晶濤是生活在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的一名非遺傳承人,她繼承家族景泰藍制作技藝,通過創新,將景泰藍產品做成平面畫作并裝進畫框,制作成景泰藍珀晶畫。據劉晶濤介紹,制作一幅景泰藍珀晶畫需要經過設計、制圖、繪圖、烘干、掐絲、點藍、再烘干、磨砂、裝裱、配框等十幾道工序。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11月14日,畫師在劉晶濤的工作室進行掐絲工序制作。劉晶濤是生活在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的一名非遺傳承人,她繼承家族景泰藍制作技藝,通過創新,將景泰藍產品做成平面畫作并裝進畫框,制作成景泰藍珀晶畫。據劉晶濤介紹,制作一幅景泰藍珀晶畫需要經過設計、制圖、繪圖、烘干、掐絲、點藍、再烘干、磨砂、裝裱、配框等十幾道工序。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