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主題展吸引參觀者
11月20日,參觀者在環幕影院內觀看地球相關視頻。當日,在浙江德清舉行的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主題展上,科幻炫酷的地球模型、極地測繪簡易模型等一一亮相。

湘西大山深處:125個孩子一個“家”
位于武陵山區腹地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一座特殊的家園。在這里,125名來自大山深處的孤兒,組成了一個溫馨大家庭。每天清晨,他們統一乘坐園車到吉首市里的學校念書;每天傍晚,孩子們的“媽媽”——湘西州慈愛園園長張薇早早地站在門口迎接他們回家。

我國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
11月19日2時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

遼寧沈陽:感悟非遺魅力
11月18日,觀眾在沈陽市玖伍文化城觀賞非遺產品。近日,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活動在沈陽市玖伍文化城舉行,包括滿族剪紙、米雕等非遺產品集中亮相,吸引眾多觀眾駐足觀賞,感悟非遺的魅力。

河北衡水:“訂單式”職業教育 助學子就業
11月16日,衡水市冀州區職教中心學生展示制作的衍紙作品。近年來,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持續加大對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通過“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等方式,增設新能源汽車、高鐵乘務、社會文化藝術等特色專業和實訓功能室,有針對性地培養訂單式職業人才,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
日前,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近年來,吉林大學恐龍演化研究中心科研團隊立足于對“長春龍”進行綜合研究,從多角度出發探索其生長節律、個體發育、群落組成、生態結構等特征,致力重建“嬌小長春龍”這一重要的原始鳥腳類恐龍的古生態模型,來詮釋相關類別恐龍的系統演化歷史。本項研究成果對于認識恐龍的演化及其牙齒與恐龍食性、生活環境的關系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指示意義。圖為長春龍正型標本頭骨。

故宮博物院養心殿寶匣及內置物露真顏 寶匣封口前所未見
11月16日,故宮博物院養心殿修繕中發現的彩繪寶匣,經過2個月的研究、開啟、修護工作,在故宮文物醫院展露真容。寶匣封口的規制為此前所未見。

四川30余名僧眾峨眉山下比拼消防技能
11月16日,四川峨眉山,參賽僧眾正在進行油盆滅火比拼。當日,四川峨眉山下一場精彩的消防技能比武競賽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峨眉山景區報國寺、伏虎寺、仙峰寺、萬年寺等寺院的30余名僧眾同場比拼消防技能。

一蓑煙雨30年——龍虎山船工老舒的幸福生活
近年來,地處龍虎山景區的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鎮魚塘村委會口上舒家村旅游業發展很快,村民們在這里當導游、開民宿、開餐館、當演員,過上了小康生活。從2013年開始,村子在龍虎山景區管委會的規劃支持下,各家各戶的房屋外墻上粉刷上了各種顏色,被游客們稱為“五彩鄉村”。

青海“格桑花”博物館里長知識
11月18日,來自青海雜多縣的小學生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參觀。當日,作為“行走的格桑花2018合肥探索營”活動之一,40名由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會資助的青海雜多縣小學生走進位于合肥的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了解地球地質和生命的演變過程。

世界最大跨度雙層公路懸索橋開始架梁
11月15日,隨著兩臺纜載吊機將長36米、寬32.5米、高10米的鋼梁,提升至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指定高度,由此拉開這座世界最大跨度雙層公路懸索橋的架梁序幕。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是該市范圍內第10座長江大橋,也是長江上首座雙層公路大橋,位于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與白沙洲長江大橋之間,是世界上功能最全的大橋,包括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及人行觀光休息區等多種功能設置,該橋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開門迎客
11月16日,游客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內觀看水下表演。當日,位于上海浦東新區臨港新城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正式開門迎客。公園包括“人魚海灣”“極地小鎮”“冰雪王國”“海底奇域”“海洋部落”等五大主題區以及一座海洋主題酒店。

全國農機手北京賽技能
11月15日,農機手駕駛農機參加植保精準捉蟲賽。當日,由農民日報社主辦的“中化農業杯·第五屆中國農機手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舉行,來自各地的眾多農機手開展同場比拼。比賽為期兩天,融合專業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多方面考驗農機手的技能。

華山雪后更嬌艷
11月18日,華山南峰被滿山的雪凇裝扮得分外嬌艷。
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將西岳華山裝扮得銀裝素裹,滿山的雪凇讓游客流連忘返。

“古樹開花,香滿世界”——千年瓷都景德鎮煥發“年輕態”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鎮因瓷而生、因瓷而興、因瓷而名。改革開放40年來,景德鎮堅持文化與經濟結合、傳承與創新結合、民族與世界結合,成為世界陶瓷文化的優秀引領者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者。

全球400余家光電企業參展“中國光谷”光博會
11月14日,觀眾在華星光電展區參觀“8K”顯示屏。
第十五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14日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開幕,吸引了來自中、美、英、德、日等國家和地區的400余家全球光電產業知名企業參展,5000余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研討交流。

杭州:五彩西湖 別有韻味
11月20日,時值秋末冬初,從空中俯瞰杭州西湖景區,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別有一番韻味。

河北遵化:食用菌種植富農家
11月20日,在河北省遵化市一大棚內,農民在收獲香菇。
近年來,河北省遵化市將食用菌種植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采取“合作社 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種植大戶示范引領,農技專家技術支持,發展食用菌種植。目前,全市擁有食用菌專業合作社40多個,年產食用菌30余萬噸,年綜合產值超20億元,食用菌種植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大特色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