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委托專家研究歸還非洲文物事宜,23日促成一份專家報告,建議修改法律,“大面積”歸還非洲文物。 法國總統府隨即宣布向西非國家貝寧“立即”歸還26件文物,顯露“物歸原主”的決心。據總統府公告,這批文物是法軍1892年從貝寧前身達荷美王國掠奪的“戰利品”,列入貝寧政府追索的5000余件文物。 貝寧總統帕特里斯·塔隆2016年呼吁法國歸還從達荷美王國掠奪的文物,法方先前以法律禁止博物館藏品“永久性分離”為由予以拒絕。 馬克龍去年11月訪問另一個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在一場演講中說:“非洲的遺產不能僅僅待在歐洲私人收藏和博物館里”。他稍后委托法國藝術史學家貝內迪克特·薩瓦和塞內加爾學者、作家費勒維內·薩爾研究歸還文物事宜。 這兩名專家23日向馬克龍提交報告。馬克龍隨即委任法國文化部和外交部完成相關后續工作,敦促博物館迅速清點非洲文物。 薩瓦告訴路透社記者,非洲90%的文化遺產據信在歐洲各國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僅法國布隆利本土藝術博物館和英國大英博物館就分別收藏7萬件非洲文物。 兩名專家在報告中提議修改法律,為文物追索掃清障礙。按照法新社的說法,法國法律嚴格禁止割讓國有財產,哪怕是有據可查的遭掠奪外國文物。 非洲國家長期呼吁西方國家歸還文物,屢遭拒絕。除法律依據,西方國家給出的借口是,非洲國家缺乏保護文物的“必要資源”。 法國政府的最新行動讓薩爾燃起希望。他告訴法國《解放報》:“我們感受到行政機構采取行動的真實愿望,我一開始也持懷疑態度,但現在確信這不僅僅是作秀?!?/p> 英國媒體報道,如果馬克龍采納專家建議,著手歸還文物,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博物館今后將收到更多追索訴求。 一些歐洲博物館提出“以借代還”的方案。大英博物館10月同意向尼日尼亞一家新開的博物館出借一批英國軍隊1897年掠奪的貝寧青銅器。奧地利、德國、荷蘭、瑞典的博物館同樣與尼日利亞方面達成協議,同意出借從這個西非國家掠奪的文物用于展覽,時間至少三年。 不過,這一方案遭到埃塞俄比亞等國排斥,認為向歐洲國家借原本屬于自己的文物不合理。(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11-25]網球戴維斯杯決賽法國隊雙打扳回一分
- [ 11-24]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裴金佳會見法國駐華大使
- [ 11-23]法國勒蘇藝術中心攜70件佳作在渝展出“自然之光”
- [ 11-23]法國宣布制裁沙特記者卡舒吉遇害案18名涉案人員
- [ 11-22]歐盟考慮就針對丹麥法國襲擊圖謀制裁伊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