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阮煜琳) 11月30日開始,中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湖南、湖北等地部分地區經歷一次大范圍重污染過程。生態環境部表示,此次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大、持續時間長、污染程度重,是今年以來最重的一次。 監測結果顯示,河北中南部、河南、山東中西部、安徽和江蘇北部、湖南和湖北部分地區共62個城市日均濃度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1個城市PM2.5日均濃度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2日,安陽市日均濃度達到嚴重污染。太原、臨汾、菏澤等8個城市小時濃度達到嚴重污染水平。 北京市自12月1日13時起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水平,持續33個小時,期間PM2.5小時峰值濃度為每立方米199微克。 中國環境監測總監預計,隨著西北冷高壓系統快速東移,中國華北、東北地區還將經歷一次沙塵短時過境影響。目前,沙塵前鋒已抵達遼寧南部、山東西部等地,預計12月4日將逐漸移出,其所帶來的區域空氣質量惡化狀況將得到顯著緩解,部分城市受沙塵殘留影響,PM10濃度短時內仍處于高位。 針對長時間大霧天氣,中央氣象臺自11月24日起,連續每日發布大霧預警,截至12月3日,共發布大霧黃色預警8次,橙色預警9次。生態環境部于11月29日發布預警提示信息,要求各地啟動區域應急聯動。各地及時啟動相應級別預警,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污染物排放強度。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有43個城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其中1個城市發布紅色預警,40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2個城市發布黃色預警;長三角地區共有28個城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其中5個城市發布紅色預警,23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汾渭平原11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專家表示,經初步估算,各地及時采取應急減排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減少約20%左右,有效降低了污染峰值濃度。 生態環境部表示,11月30日至12月3日期間,共290個駐現場工作組,對照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減排清單,共檢查企業和點位4771個。檢查發現,共有36家企業和25個建筑工地未嚴格落實應急預案要求,已第一時間要求當地政府整改落實到位。 預報顯示,4日至7日,受持續冷空氣過程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擴散條件有利,重點地區空氣質量均以優良為主,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短時輕度污染。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綜合預測會商結果,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大氣擴散條件比去年同期總體變差。(完) |
相關閱讀:
- [ 12-03]關注青年發展 解決融資難題 郵儲銀行福州連江支行受邀參與青年發展權益座談會
- [ 12-03]2018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古雷石化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在漳舉行
- [ 12-03]新經濟加快發展 資本市場迎投資機遇
- [ 12-03]勾勒阿中兩國關系未來發展美好藍圖——阿根廷各界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國事訪問成果
- [ 12-03]嘉蓮街道計生協開展第二期兒童早期發展項目“感覺統合”培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