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卡塔爾“退群”有何玄機 新華社記者辛儉強 卡塔爾能源大臣薩阿德3日在多哈表示,卡塔爾將于明年1月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這一消息傳出后,國際油價隨即下跌,國際輿論廣為關注。 卡塔爾突然上演了中東版“退群”大戲,意味著什么?“不啻于在歐佩克背后射出一支冷箭。”有媒體這樣評價道。一些國際輿論認為,卡塔爾的退出意味著歐佩克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組織開始出現裂縫。 眾所周知,在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的大背景下,國際市場對石油需求減少,國際油價在過去不到2個月內下跌30%左右。為穩定油價,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日前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面,同意這兩大原油出口國將歐佩克減產協議延長至2019年,具體減產目標留待本月6日在維也納召開的歐佩克部長級會議決定。在這個節骨眼上,卡塔爾作出這一決定,勢必影響歐佩克促進國際油價回暖的努力,因而被媒體稱為“分裂歐佩克”。 從市場層面來看,卡塔爾的決定將對歐佩克延長減產協議產生一定影響,使國際油價短期出現波動,但對整個國際原油市場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主要原因很簡單,卡塔爾實際原油產量對全球原油市場的占比不大。卡塔爾目前的原油產量維持在日均約61萬桶,占歐佩克原油總產量的1.95%左右,占全球原油產量的0.64%左右。因此,即便卡塔爾從歐佩克“退群”,對國際油價影響也大不到哪里去。 事實上,近年來歐佩克正在被邊緣化,國際石油市場的關鍵決定權已經落入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三大產油巨頭手中。從能源結構來說,卡塔爾不同于其他歐佩克成員,它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國和出口國,其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量占全球30%。正如薩阿德所言,卡塔爾今后將把重點放在發展和增加天然氣產量,在未來幾年里從每年7700萬噸增至1.1億噸。一旦卡塔爾“退群”,反而能夠降低歐佩克協議對它的約束。 值得注意的是,薩阿德在講話中特別提到,卡方這一決定“沒有政治考量”。然而,這句話反而讓人覺得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 去年6月,沙特等四國宣布與卡塔爾斷交,并對該國實施禁運封鎖。盡管卡塔爾多次表達緩和關系的意愿,但沙特態度頗為強硬,兩國關系仍陷僵局。目前,“斷交風波”持續一年多,仍未見解凍的前景。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卡塔爾與沙特兩國之間的積怨短期內難以化解。卡塔爾“退群”,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要給歐佩克的實際“老大”沙特一點顏色看看。 卡塔爾加入歐佩克已57年了,不管怎么說,“退群”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卡塔爾“退群”后續如何發酵,人們將拭目以待。 |
相關閱讀:
- [ 11-27]土耳其和卡塔爾承諾加強戰略合作
- [ 11-08]卡塔爾貿易工業部副大臣:進博會是中國為全世界搭建的重要溝通平臺
- [ 11-06]卡塔爾突然改組內閣 讓商界“大佬”入閣
- [ 11-05]卡塔爾改組內閣
- [ 11-02]FIFA建議卡塔爾與其他國家合作辦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